2019年,陈桥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提高“三个密度”,提升“三大能级”,继续紧扣“花园、文化、生态、平安、繁荣”五大特色定位,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建新城、优环境、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辖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突出科技引领,加大转型力度,继续保持了产业结构趋向优化、经济逐渐回暖的积极态势,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目标导向,加快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新竣工项目1个、转化项目3个。街道在培强扶优、深化服务企业方面延续了以往良好的战斗作风,润邦重机、远洋船舶配套、航宇结构件等老牌企业持续发力,拓信建科、亿鑫通、华荣建科等新进企业短期实现达产达效,鑫沙钢铁、友拓新能源等科技贸易类企业,弥补了街道服务业载体匮乏的劣势。全年完成高新产值11.2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1.47亿元,新增国家发明专利14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16家。科技工作区年度考核排名第一。
招商工作扎实有效。全年完成应税类项目3个,其中应税销售超亿元项目2个,应税销售超5000万元项目1个。完成科技类项目2个,其中50人社保科研类项目1个,20人社保科研类项目1个,项目招引完成率位居全区前列。始终坚持盘活旧资源,培育新动能,全年共盘活港闸重工、成业电子等多处闲置厂房面积超2万平米,招引迪克斯机械科技、国裕特种钢铁等多家规模培育企业。目前,整个船舶园区已累计盘活闲置厂房面积超20万平米。成功对接融创、明发、上海星空传媒、南京半步堂等国内知名的投资开发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洽谈合作。
二是突出环境导向,持续提升街区整体大环境。
生态治理重拳出击。全面实行环保网格化监管,一年来共组织各类检查72人次,检查企业352家次,整改存在问题企业12家,近百家企业完成环保达标整改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集中开展断头河整治,全面完成前进河、王家桥港、月河、翻身河、渡槽港5条河流的整治任务,河口三组河清淤整治工程全面启动。仁和境内水系水环境整治通过省级考核,荣盛路污水管网铺设工程通过验收,完成六小行业和仁和锦居局部截污改造。夏秋两季秸秆禁烧“零火点”,区“263”考核项目全部完成。
搬迁保障攻坚克难。完成220KV通三线供电升高改造搬迁、做好盐通铁路、轨交一号线、通扬线航道整治、荣盛路污水管网改造、安置点及规划道路、仁和锦居境内河疏浚、老敬老院绿化、长泰路景观绿化先期样板段等多项工程施工保障工作。大力度推进长泰路景观绿化搬迁工程,民(非)居总体完成率达76%。国家森旅节“透景增绿”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拆除各类围挡13处约2600平方米,配合区住建局统一进行补绿,城市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
拆违等专项整治质效显著。坚持违建“零容忍”,共拆除违法建设及乱搭乱建49处2675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秩序整治,集中对荣盛路、陈桥路两侧50余块户外广告牌进行拆除,集中对易买佳夜市、违章建筑进行整治,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探索高层控违新思路,在全区率先组建基层无人机执法小组,查处高层违建12起。
三是突出民生导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社会事业不断优化。严把城乡低保、重残救助入口关,坚持动态核查,落实公示制度,全年累计发放城市、农村低保金101.96万元、重残救助金109万元。新建街道级丽康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投入运行,在规模面积、设施设备和服务内容等方面提档升级,让辖区老有所养更具品质。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进行职业介绍200余次,开展职业指导300人次,“一对一帮扶”24人次,定期走访企业了解用人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共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3万元。创新城镇居民医保收费模式,采用社保服务终端、微信小程序、社保卡卡扣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提升了工作效率。
安全生产严抓严管。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502次,涉及14个行业、354家企业,共排查出安全隐患数611条,全部整改到位。按序时进度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工作,全年对辖区化工企业天源气体开展执法检查共计15次,发现隐患37条,已全部整改到位。组织辖区企业安全主管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和各类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覆盖面广、活动影响力大。
社会治理平稳有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确保上级精神传达到位、目标任务部署到位、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合计上报涉黑涉恶线索6条。积极推进“警网融合”工程,全面准确掌握网格基础信息,共完善系统内人员信息30803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态明显提升。司法工作扎实有力,共调处矛盾数量556件,积极开展积案化解工作,领导、部门坐班接访,信访包案工作、协调机制运行良好,全年共接访615批706人次,协调处理率 100%。共办理12345政府热线375件,阳光信访系统经办信访件119件,全部办结,化解了一批陈年信访积案。
四是突出政治导向,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引领力。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打造讲习广场、街道机关讲习所,培育高质量讲习队伍,形成专兼职讲习队伍紧密配合、合力讲习的良好态势,充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传播精神文明,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集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相融合的街道文明实践所建成开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兰花基地、艾蓝染艺馆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运而生,文明、文化、文娱引领传播有了新阵地。持续开展“新陈桥精神”典型人物、“最美家庭”、“孝老爱亲”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育爱村邵学仁被评为第七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文明风尚得到更好发扬;注重文化融合,持续挖掘传承陈桥千年悠久灿烂历史文化,成功举办“港闸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题研讨会,开展“十八里河口”歌词全国范围的征集活动获广泛关注,原创十八里河口歌曲唱响市北大舞台,获评区“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作为唯一街道原创作品参演获好评。规模化种植蓝草,让消失半个世纪的蓝草重归故土,成功制淀5吨,陈桥独有的小缸青染色技艺,溯源工作进展顺利,艾蓝染艺非遗申报步子加快。组织编写十八里河口李氏家族名人纪实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陈桥红色文化挖掘工作,陈桥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组织工作扎实有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固本强基,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完善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街道机关、村(社区)周一基层行活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党要管党的主业意识和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强化干部培养,激发活力,精准选任干部,街道提拔青年中层干部4名,招录11名优秀退伍士兵和大学生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开展“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清明祭扫、“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宣讲、红色家书朗读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陈桥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针对性指导村(社区)制定书记项目、为民服务资金项目安排方案,定期会商、过程跟踪,促进了村(社区)党建惠民特色项目落地生根。天和社区亲邻党建、玫瑰缘支部志愿服务项目,仁和社区国学讲堂,残疾人、空巢独居老人志愿关爱项目,天玺社区文化节,丽都“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等逐渐形成特色品牌。丽康社区实现“精准转化”,“红色养老”阵地投入使用,吸引了万余名社区老年居民参与互动并获好评;高标准建成五里树社区新型党建惠民服务中心,“根系党建”工作法在实践中提炼总结,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党风廉政建设从严从实。聚焦巡查巡视,对区委巡察组驻点巡察中所反映的问题深刻分析、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执纪,严惩违纪行为,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全年共结案5件。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街道运用“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15人次,其中提醒谈话9人次,诫勉谈话4人次,通报批评2人次,印发作风督查专报26期;突出氛围营造,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以“510”思廉日为契机,开展特色廉政文化活动,进一步浓厚街道廉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