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区发改委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2-10-03 15:3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发改委以“保住第一、守牢底线”为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防疫情、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9.11亿元,增幅1.7%;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70.1亿元,增幅15.5%。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上有新作为

一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围绕承接苏州高新区产业科创溢出效应进行专题研究,现已形成初稿。牵头新材料、智能装备2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设,全面梳理2条产业链基本情况,摸清家底、找准短板、理清思路,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二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按月进行全区主体指标监测预警,重点关注统计预报和互联网直报过程中的数据变动,及时掌握重点指标走向,牵头制定半年度各部门及板块重点指标目标。完善驻点督导机制,牵头形成了经济运行保障服务工作方案,联合工信、商务、统计等部门常态化到基层驻点督导,围绕企业服务、数据上报等方面,加强基层业务指导。开展企业调研,掌握重点行业运行态势,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倾向性问题和突出问题,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牵头形成《崇川区“四上”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个转企”工作摸底排查,联合商务局召开部署工作动员会,不断壮大我区“四上”企业队伍,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新活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分解落实市对区考核任务,科学制定考核方案,形成了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方案、季度经济运行大比武考核方案和月度评估办法,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思路,压实责任,确保实现全年目标。

(二)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上有新举措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重,制定出台了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2022年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1077”工作计划,着力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九大重点行业领域,每周更新工作进展、项目进度,对与目标任务脱幅较大、进展缓慢的项目予以提醒督促。组建10个工作专班,实行“单周查看、双周座谈、月度调度、季度观摩”等推进机制,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已排定5月至9月调度观摩计划16次,目前已组织重点调度观摩会3次,包括总部集聚区、现代商贸、软信、服务外包等方面。专题召开全区服务业招商培训会和驻外招商分局视频调度会,对地块情况、扶持政策、招引重点等进行详细解读和部署,聚力攻坚总部企业招引。与南通电视台新闻频道合作,推出“繁荣服务业,繁盛新崇川”系列报道。截至目前已制作播出3期,包括载体集聚发展、领军企业创牌、文旅产业融合3个主题。

二是不断壮大楼宇经济。出台楼宇经济工作方案,以主题楼宇、招商推介、亿元楼宇、等级评定4项工作为重点,做强特色、做精服务、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全面提升商务楼宇入驻率和入驻企业品质。上半年指导板块开展楼宇沙龙、线上推介、现场推介等活动12场,编制《崇川楼宇》宣传册,通过各种形式推介全区优质楼宇资源。上半年楼宇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6%,应税销售794.6亿元,同比增长3.1%,新增楼宇入驻企业625家,新招引培育楼宇“四上”企业106个,其中规上服务业企业34家。楼宇新增出租使用面积7.5万平方米,入驻率提高到60%。三是持续优化服务业结构。今年以来共组织推进了四次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申报,通过与税务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与各板块超前谋划,增幅排名均位列全市前三。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1877.6亿元,增速5.73%,全市第2。崇川区被认定为现代服务业主体培育、集聚示范、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等成效明显的地方,连续两年受到省政府通报激励。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获评省级集聚示范区,京源环保等4家企业获评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江苏思睿达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江苏中威科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评市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获评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三)在增强发展后劲活力上有新突破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7.12亿元,同比下降28.5%。会同工信、统计等部门,召开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分析会,重点分析重大工业项目、房地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纳统情况,指导板块数据上报,实现应统尽统。工业项目方面:确保科凯生命、涵润二期等已开工重点项目入库,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大地、狼王、大可等未开工项目加快手续办理,尽早开工。房地产项目方面:对新建项目,主动对接企业,力争按形象进度申报;对上报投资滞后于形象进度的在库项目,及时开票,建安投资和土地款按上限比例申报;对未开工项目,做好要素保障,抓紧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方面:上半年完成38.81亿元,增幅32.5%,下一步将深度摸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城建项目,尽快入库纳统,做到颗粒归仓。

二是拓展产业空间。编制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工作方案,指导园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拟盘活地块库,对摸排出的可盘活地块合理确定盘活区域梯次,分类处置,上半年完成区考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4宗913亩。围绕市考盘活300亩目标任务,极致挖潜、实地踏勘,逐宗制定处置方案,上半年通过市级盘活认定8宗193亩,超额完成半年度序时目标任务。

三是聚力项目攻坚。充分发挥项目办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动对接各部门、各板块,强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上半年召开项目周例会8次、月度项目调度会4次。每月筹办集中开工、项目观摩、点评推进会等全区性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上半年举办全区月度高质量项目大观摩3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次、项目点评推进会3次。一季度,全区认定中远海运川崎、哲华电子、通富通科3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9.6亿元;长城智能、中远船舶2个竣工项目;通富微电、国盛智科、长城电子3个转化达产项目。一季度我区在全市产业项目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被授予流动红旗。二季度,通富微电、涵润二期、裕盛智能、科选环境4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认定新开工,完成投资额13亿元;通富通科、通富微电2个项目认定竣工;固盛混凝土、泽宇电力2个项目转化达产。二季度在全市产业项目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

是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出台《崇川区贯彻落实〈南通市2022“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工作方案》,精准推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6条》,助力打造“万事好通·濠满意”营商品牌。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常务副区长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1+N联动工作模式,促进全区成员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各条线相应成立了行业领域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推进落实。上半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1次,政务服务、破产联动等领域专题协调会2次。

五是提升服务效能。制定出台《2022年崇川区首席服务员工作方案》,围绕送政策、促创新、解难题,通过精准挂钩、“五个一”服务方式,努力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亲清政商关系。牵头组织首席服务员专题培训3场,实现现场走访企业720余家次,帮助解决问题461个。对照市108条助企纾困政策逐条研究,梳理形成了116条“落实市助企纾困政策清单”,明确了政策实施期限、责任部门、分管领导及责任科室,形成了咨询热线一览表。同时,结合区情实际,研究制定了崇川惠企纾困8条政策,围绕强实体、促消费、补重点三个方面,用真金白银、真招实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召开“助企纾困”新闻发布会,在全区范围内选拔出10位“青骑兵”政策宣讲员,深入各板块开展助企纾困政策集中宣讲活动,助力企业用足、用好、用全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已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惠及市场主体1.48万家次,兑现政策资金18.36亿元,另有资金1.3亿元正在落实过程中。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上有新成果

一是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切实承担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组和经济运行保障组相关工作。召开医疗物资保障组会议14次,采购全员核酸检测和社区封控相关物资,并做好医疗物资库存统计,确保准时发放到位。建立21家成员单位的经济运行保障联络机制,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好重点企业要素保障,积极为三大电厂协调通行证,动态监测全区电厂煤炭库存量,确保三大电厂煤炭库存可用15天以上,保障电厂正常运转。做好全区快递、物流企业的防疫工作,严格落实人员应检尽检等防疫要求。动态管控升级期间,做好火车站北物流园内林森、铭源等重点物流企业的保供协调工作,帮助企业协调物资收发、道路通行等事宜,保障生活、医疗、春耕等重点物资顺利通行。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深入推进普惠养老项目建设,阳光新城康复护理院、阳光集团任港街道长者驿家2个养老护理项目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304万元。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形象能级提升,世纪园、郭里园等4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资金8.95亿元,红星路立体停车楼、北沿江高铁2个项目成功申报专项债资金3.5亿元,R19004地块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成功申报中央预算资金988万元

三是有序开展能源工作。协调醋纤自备电厂变更为公用电厂,已获得市发改委批复。积极靠前参与市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工作,经多次主动与省发改委(能源局)沟通,在省能源局要求崇川区仅保留三家统调电厂为公共热源点的情况下,争取了以醋纤与观音山环保热电整合关停新建一个主力公共热源点的有利局面。因环保问题关停南亚塑胶自备电厂,目前汽轮机、发电机已关停,下一步将组织现场核查。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完成崇川热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热力管网规划,协助推进区热网公司成立,实现环境改善与节能降耗双赢。进一步完善电力接入工程政企共担管理机制,制定《崇川区电力接入工程政企共担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降低辖区内电力接入工程建设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四是稳步推进财金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业务培训等活动,加强全区企业债券融资项目的挖掘培育,动态更新企业债券储备项目库。完成崇川城投借新还旧项目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已于4月7日发行,发行规模1.9亿元。落实企业债券日常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存续期企业债券的动态监管,对辖区4只存续期企业债券进行风险专项排查,确保全区企业债券偿债保障措施执行到位,募集资金使用和募投项目建设等方面不存在违规问题。4只企业债券存续期余额24.5亿元,2022年到期本金10.9亿元,到期利息1.33亿元,均已妥善安排。

切实提升价费管理水平对全区160余家收费单位开展2021年度收费情况报告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统计分析工作。对山姆超市等8家停车场、星纳雅苑等4家商品房前期物业、市北养老中心床位费和护理费等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完善特殊情形住宅项目价格备案建议工作机制和流程,完成对晶耀花园等2个地产项目房价建议工作。梳理、整合全区幼儿园收费、停车服务收费等九大版块的定调价文件依据,创新打造“崇川发改物价法规一册通”,推动价格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六是强化对口交流协作。根据省对口支援领导小组2021年度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完成区党政主要领导对汉中结对三县的考察交流。协助做好佛坪县、宁强县党政代表团来崇川调研走访接待工作,推动两地对口支援协作工作走深走实。对照市文件要求,牵头落实2022年度对口支援三支人员的选派工作。

是高效推进涉粮巡视整改。针对巡视反馈意见和市整改方案进行工作责任分解,确保落实到位。建立粮食流通日常监督检查、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粮食和物资储备监督、区级政府储备粮轮换等规章制度,提升粮食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性。加快推进1500吨成品粮储备任务,已落实通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和如皋市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并已与两家企业签订承储合同。

是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强电力行业领域、物流园区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部门联合检查等形式,对电力行业企业、南通综合物流示范园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上半年排查出安全隐患47个,已全部完成整改。组织电力行业企业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等活动,切实提高企业安全思想认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争创新业绩,为全区“聚力‘四个年’提升首位度”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聚焦主责主业,种好经济建设“责任田”一是强化运行支撑。加强经济指标的监测预警,定期做好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数据的收集,对短板和波动较大指标进行分析和反馈。继续落实好驻点督导、碰头会商等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守住经济总量全市第一的位置。二是加快服务业发展。聚焦软件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培育中气环境、铭源物流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小升规”跟踪培育、“个转企”申报代办、“产转法”协同推进等机制,提升规上企业质效,力争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服务业应税销售超4000亿元。打造总部集聚区,推进崇川开发区、市北高新区总部中心项目建设,新建总部大楼4幢,大力招引外资总部、央企总部、民营龙头企业总部落户。全力招引楼宇项目,提升楼宇质态,赴杭州等地开展楼宇招商推介活动,组织招商培训会,推动楼宇进项目、聚人气、出税收。全年新增亿元楼宇3幢,楼宇企业应税销售超1500亿元,税收超56亿元,楼宇入驻率达到62%。三是狠抓项目建设。围绕“全力保先进”目标,严格落实“协调会办、全程服务、督查通报”等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动易实精密等28个项目开工建设,政田重工等17个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在手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进一步梳理目标地块,按照“一企一策”明确盘活方式,确保完成2000亩盘活任务,为项目建设腾出更多空间。

(二)着力谋深谋实,当好发展改革“智囊团”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全区“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报批工作,并做好衔接预审,确保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协调统一。二是开展课题研究。完成承接苏州高新区产业科创溢出效应专题研究,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三是推动产业链提质加快工作进度,以“八个一”“五图”为主要抓手,落实好“一个考评目标,一个责任科室,一抓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逐项落实目标任务,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科学实施考核。统筹好市对区考核各项指标的落实、分解和推进,抓紧正式出台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方案、季度经济运行大比武考核方案和月度评估办法,不断补短板固优势强攻坚,推动全年考核实现进位。

(三)坚持创新创优,当好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一是打造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突破业务壁垒,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推进合力。以“保四争三”为目标,对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开办企业等评价指标做好跟踪,及时做好预警提醒。常态化落实首席服务员营商创新举措,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项目用地、融资贷款等各类问题,以双日制工作专报报送服务企业动态。二是加快企业债券创新。把握企业债券政策导向,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做好拟发债项目的挖掘储备、跟踪服务、申报发行等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尝试各类创新品种企业债券,进一步提升企业债券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力争市热电联产规划早日获得省发改委(能源局)批复,经充分论证后合理选择公共热源点建设地址,启动替代醋纤六炉六机老旧机组的三炉两机审批手续。认真履行区沿江办职能,抓紧落实2022年全区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堤顶路建设及管护、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及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研究工作,不断完善企业数据库和企业用能预算表,优化重点工业企业减耗紧急预案和服务业企业减耗方案。

(四)突出共建共享,当好服务群众“排头兵”是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托育积极性,持续扩大主城区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托育项目快建设、快竣工、早运营,不断提高养老托育服务质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协助人武部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出台《崇川区区级通用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二是不断规范价费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减负精神,梳理和调整《崇川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和《崇川区涉企收费清单》。开展2022年崇川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调整工作,对11家幼儿园保教费予以调整。三是继续深化对外合作。依托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推进2022年联盟十大行动,加紧与上海、苏州等先进地区的联系,努力打造跨江融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