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城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为人民管好城市理念,聚焦关键小事,下足绣花功夫,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扎实开展“党建引领提升年”“秩序管理提升年”“治污攻坚提升年”“执法能力提升年”,着力推动城市容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质效持续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23年城市管理主要目标是:推进街景提升工程,打造1条历史文化新地标;完成200个四分类的“三定一督”达标小区;建设3个以上停车场,增加泊位1500个以上,实现2000个泊位开放共享;完成20个建筑垃圾中转站、8个分类池建设;所有街道综合执法局全部通过执法规范化验收。
(一)坚持思想铸魂,开展“党建引领提升”行动,着力展现城市管理队伍形象。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党建工作动态管理,持续开展党建考核,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督。进一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2.深入推进党建融合。紧贴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将“诚管通城·崇川管家”党建品牌建设与“三个表率、一个模范”机关建设、争创星级党建工作等相结合。坚持机关党建与垃圾分类、违建治理等业务工作相融合,发挥党团服务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社会公益,持续推动违建治理“红色管家”扩面增效、通吕运河垃圾分类精品走廊初现雏形。
(二)下足绣花功夫,开展“秩序管理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品质。
1.凝心聚力抓环境整治。集中开展以机动车、电动三轮车为载体的流动摊点“雷霆行动”,通过为期一年整治,努力实现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动态清零”。开展轨交2号线站点周边环境整治。实施桃坞路街景提升改造和毗邻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南大街区域、友星机电地块拆违拆破,提档改造,重塑重点片区风貌。以青年路、人民路等主要道路为重点,持续开展广告店招标牌提升行动。复制珑府经验做法,打造龙信广场广告示范街区。推进通吕运河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做优做美环通吕运河两侧市容环境。
2.优化措施抓静态交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力争新增10000个机动车泊位。积极摸排可利用闲置地块,推进临时停车场建设。积极争取市级支持,推进市少儿体校地块停车楼建设,努力化解附院周边的堵点问题。推行停车资源开放共享,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小区错时错峰有偿开放;探索私有泊位租赁共享,盘活车位资源。实施全区背街里巷停车秩序优化提升工程,提高技防能力。紧盯商圈、医院、学校等堵点、痛点,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
3.部门联动抓违建治理。围绕“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逐步减量”总体目标,始终保持新增违建“零容忍”高压态势,即时拆除重大安全隐患违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持续加大存量违建的拆除力度。建立健全违建考核机制,坚持协同管理、无违创建双向发力。全面推进南大街一街三巷、丁古角等重点区域拆违拆破。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持续压降住建领域积存案件,及时查处各类新增案件,排除安全隐患。协调推进监管与处罚一体,探索建立安全隐患整改消除的闭环模式。
(三)树牢生态理念,开展“治污攻坚提升”行动,着力彰显城市管理为民惠民。
1.靶向施策抓垃圾分类。扎实推进“三定一督”达标小区建设,2023年年底之前,全区“三定一督”达标小区覆盖面不低于80%,新增达标小区约210个。规范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抓好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集中清运,实现主次干道两侧厨余垃圾桶100%进店。依托天成公司建立与“四分类”相匹配的家庭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有效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推动出台《拆迁地块建筑垃圾处置操作规范》、《轻飘物处置方案》等文件,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处置流程,着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2.重拳出击抓扬尘污染。动态更新“六类现场、两场一站”总点位表,提前介入老旧小区改造,将扬尘管控要求纳入招标文件。以国控点周边1公里及工程较多的点位为重点,实施蹲点服务、重点帮扶。严查渣土车非法运输、抛撒滴漏、带泥上路、工地出入口保洁不到位及国控点周边违规排放等违法行为。结合扬尘“一张网”,加强在建工地扬尘管控,配合做好在线扬尘监控安装工作。
3.智慧赋能抓餐饮油烟。强化现场勘察,压实责任、层层把关,确保新开餐饮企业合法合规。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餐饮油烟检测设备管理机制,通过数据分析,科学治理油烟污染。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油烟超标排放处罚力度,确保餐饮单位油烟达标排放。以校西路油烟整治为样板,持续推进“绿岛”项目打造。
(四)夯实基层基础,开展“执法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质效。
1.多措并举抓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岗位练兵。发挥公职律师团作用,定向开展案例评析、庭审旁听、评案座谈会,组织开展法治大讲堂,推行领导带头办案。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精准指导、量化督导,力争16个街道城管执法队伍全部达标并通过验收。三是强化氛围宣传营造。多渠道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弘扬正能量。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聘请组建城管监督员队伍,接受群众监督。
2.持之以恒抓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制定全年法治培训计划,分层分级开展法治培训,做到全员全覆盖。组织“城管开放日”。深化行政执法“三项机制”,规范执法程序、落实集体审议、促进阳光行政。继续开展好执法案卷评查、执法评议考核等工作。
3.积极探索执法新模式。总结推广天生港镇街道“非接触式”执法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畅通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推动监督管理与城管执法有效衔接,做到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通报问题,城管执法部门高效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制度,在职权范围内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保障城管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和执法活动有效执行,维护法律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