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住建局以全域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逐梦前行,勇于奋斗,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牛鼻子”,有序推动土地出让工作。严守住建领域发展安全底线,在征地安置、物业管理、建筑行业发展等方面深耕不辍,各项重点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一)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推进经营用地出让显成效。
面对当前房产市场下行和疫情影响双重压力,我局在做熟地块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土地招商推介。目前已成交经营性地块14宗799.82亩,总成交价74.147亿元。在挂经营性地块7宗 407.01亩,起挂金额为34.012亿元。2022年预计共出让经营性用地21宗1206.83亩,预计出让金为108.159亿元。
(二)锚定目标,精准攻坚持续加快征迁扫尾有力度。
聚焦重点城建工作、重要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地块清零,大力开展扫尾攻坚,全区共完成民居164户,非居98户,完成房屋征收(搬迁)面积22.7万㎡,完成攻坚项目22个。有序推进龙虾王地块及周边、虹桥医院及周边等6幅地块城市更新工作。
(三)内挖潜力,奋力实现安置房建设与安置双超越。
在完成年初8幅安置房项目共计6096套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提前一年实现裕景苑西地块、航海机械厂地块、芦泾花苑项目基本建设工作,超额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1664套。全年共组织景明花苑等7个小区、寺街西南营腾迁等46个项目的集中安置工作,在完成年初3200户安置任务的基础上,超额安置700余户。
(四)以点带面,探索老旧小区文明长效管理新路径。
推动小区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东方花苑、新港花苑、段家坝小园、金鑫苑开展物业服务社试点工作,并取得较好示范效应。推进16个扩大试点,着力改善住宅小区管理现状。推动已改造老旧小区全面落实长效管理,2022年42个老旧小区实现建管衔接。
(五)做优服务,多措并举助推建筑业企业新发展。
兑现促进建筑业发展奖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全区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热情。主动对接有资质升级潜力的企业,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全年新增特级资质企业1家、壹级资质企业6家。对辖区8家企业总部建设用地等事宜进行了面对面对接和现场实地踏勘,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发展。建筑业产值增幅三季度位列全市八个重点地区第一。
(六)实干笃行,聚焦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是全力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共普查房屋建筑99643栋,面积共计约10410万㎡。二是全面开展全区自建房排查,共排查自建房17200余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5297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形成“一案一策”交办,实现边排查边整治。三是全速推动住宅装饰装修监管取得新成效,牵头制定《崇川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安全监管工作方案(试行)》,完成入户技术勘验247件。四是全心投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48台,申报补贴532万元,推进27个安置小区地下空间开放,全年38户危房实现解危。
(七)守土尽责,牢筑工地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防线。
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抽查项目109个,发现并督办整改安全隐患446处。牵头开展房屋建筑工地扬尘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发现并督办整治扬尘问题208个,移交处罚13起。牵头城建防控组严密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强化外来人员管控,推进工地人员“应检尽检”工作,加密检查频次和巡防力度。
二、2023年工作规划
一是全力以赴抓实土地要素保障。一手抓精准征收,一手抓有序出让。对全区所有经营性地块进行全面摸底、整体操盘,按照“三优一满足”的原则,精心挑选优质地块,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范围,对土地储备的规模、布局、结构、供地时序等进行统筹有序合理规划。一方面加快做地速度,提高净地率。进一步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掌握主动权。另一方面,聚力土地招商,确保出地率。积极推介,做好土地招商,确保挂出的每块地都有潜在拿地人。2023年普通商品房出让计划已初步形成,共13幅1037亩,另选排12幅781亩作为备选地块加快推进。已根据年度出让计划细化各项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单位,确保有的放矢。
二是提速提质加快安置房建设。紧盯在手项目,围绕竣工交付裕景苑西地块、航海机械厂地块、芦泾花苑项目等5幅、交付4488套安置房的目标,排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督促国有开发公司全力推进建设。全线保障十里坊小镇、陈桥安置点2、3等4幅新开项目按时开工,预计可提供房源2348套。
三是锚定物业管理提升工作重心。从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三方面提升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水平。指导属地成立业委会、物管会,实现改造后老旧小区建管无缝衔接。以优化安置小区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提升居民获得感,鼓励安置房成立业委会(物管会),探索区、街道、社区、业委会(物管会)、崇城物业、现场物业六位一位的管理模式,让业委会(物管会)参与安置房考核。根据《崇川区推广社区物业服务社试点工作方案》,推进16个扩大试点。
四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度过寒冬。加大以保险、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的推行力度,健全完善建筑业企业账款清欠机制,扶持企业深耕细作本地市场,积极探索“评定分离”方式,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鼓励区内优质企业与大型央企、国企以联合体形式参与区重大项目建设。
五是持之以恒抓实安全管理工作。一是继续推进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对存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制定整治计划,做到隐患在册、整治闭环。构建崇川区房屋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房屋安全管理系统化、平面化。二是强化住宅小区室内装饰装修活动源头治理,坚持防、管、治相结合,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区、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四级联动机制,将室内装修管理纳入示范项目评选、住宅小区季度考核、“红黑榜”月度检查内容。三是统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扬尘管控工作,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