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心绘就“美丽崇川”路线图
主动对标苏南、融入上海,通过新建、改造、提升,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补齐基础短板、提升生态环境、凸显城市品质。着重开展“十四五”市政公用和园林绿化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老旧小区五年整治项目库,初步排定251个老旧小区,制定改造清单,标准化推进,按照轻重缓急,实现滚动整治,加快实现老旧小区整治全覆盖。制定“美丽街区”建设五年行动方案,针对重点交通节点、主次干道、重点街区等区域实施环境整治提升改造。编制“背街巷道”空间整治规划,全面提升全区400余条背街后巷整体环境。启动2021年城建计划编制工作,实现全区各类项目早规划、早落实、早实施。
二是加快推进“美丽崇川”亮点工程
围绕党代会、区两会下达的重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美丽街区”,重点打造虹桥路等示范街道,确保明年一季度出形象。打造美丽运河,实施通吕运河绿廊提升工程,将分水岛建成观水、观花、观桥的城市盆景。加快启动平安路、文峰路等四条“背街巷道”提升试点工程。实施沿河、沿路绿网建设,见缝插针建设小型“口袋公园”,建设绿色公园城市。加快推进铺港河等十条河道公园建设,助力创建治水典范城区。组织崇川首届菊花展,宣传弘扬崇川精神,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是扎实补齐“美丽崇川”民生短板
脚踏实地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扎实整治城市发展欠账问题,补齐老旧小区短板,今年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标准、规范程序,建设“美丽社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城市支路、背街后巷等配套建设,今年计划推进65条配套支路建设,实施 13条道路大中修工程;补齐排水管网短板,实施深南路等36条道路的管网覆盖工程,消除10个污水空白区,创建污水提质增效示范区。完成300户分散农户污水生态化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迅速提升“美丽崇川”管护水平
进一步梳理完善市政、绿化管养体制机制,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变“被动养护”为“主动养护”。以创建污水提质增效示范区为契机,想方设法提升全区管网污水收集率,对全区215条道路、2000幢老旧小区实施高频次管网疏通工程,实现常态化养护,智慧化管理。运用管道内窥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崇川地下管网数字地图,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全面提升市政养护信息化水平。建设远程信息化绿地管养系统,实现绿地管养标准化、全天候、全覆盖,做到区管公共绿地应时有花、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