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信访局
崇川区信访局2021年工作报告
来源: 信访局 发布时间:2022-01-29 12:20 累计次数: 字体:[ ]

崇川区信访局工作报告

崇川区信访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紧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控增”抓初访,围绕“减存”抓化解,围绕“提质”抓规范,围绕“防变”抓稳控,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工作质效稳步提升,重点工作实现突破。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坚持高质量目标导向,工作责任有效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年初召开了全区信访工作会议明确重点任务,对全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主动对接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流动接访站”活动,由班子成员带队赴基层街道、社区重点接访、带案下访、会商会办。

(二)坚持高站位谋划部署,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矛盾进行常态化联合研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工作。通过法制教育、行政拘留等举措,加大对非正常上访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震慑。积极稳妥处置规模集访,未造成不良影响。

(三)坚持高要求强力推动,专项工作成效显著。按照中央、省、市联席办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扎实开展专项行动,基础业务全面夯实。开展重复信访专项治理行动、“百日竞赛等活动。信访部门满意率,责任单位满意率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全区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分领域信访稳定风险仍然突出,信访矛盾底数仍然较大,信访工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对照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要求,信访秩序规范力度仍需加大。全区规范越级进京访秩序取得新成效,但推动源头治理、减少矛盾发生的针对性、有效性还需增强,初信初访受理办理还不够及时规范,信访矛盾上行压力仍然很大,滋事扰序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二)对照信访工作新部署,重点信访矛盾化解仍需加力。城乡建设、劳动社保、涉法涉诉、房地产、城市更新等领域信访问题仍较突出,群体性矛盾仍较活跃。推动政策完善、有效解决层面性群体性矛盾的信心还不够足,对难案积案攻坚化解的办法还不够多,包案化解的责任压得还不够实。

(三)对照高质量发展新目标,信访工作质效提升有待加速。信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信访事项化解率、责任单位满意率、重复信访占比、网上信访占比等数据不理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区委区政府的全面领导下,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勇于担当、不断创新,主动应对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崇川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筑牢思想基础

坚定不移服务大局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是政治工作、信访部门是政治机关、信访干部是政治干部意识,坚定不移的服从区委区政府的全面领导、统一指挥,坚持围绕中心重点、服务民生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本着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善于运用政治眼光看待信访现象、信访工作、信访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信访工作政治方向正确。

坚定不移强化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上下更大功夫,准确把握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不断以理论上的清醒推动行动上的坚定。区信访局将信访工作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继续开展“流动接访站”活动,赴基层街道、社区重点接访、带案下访、会商会办。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信访法制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抓好《江苏省信访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广泛宣传新《江苏省信访条例》,在社会面尤其在信访群众中加强正面引导,全面规范指导信访工作,充分释放法律效应。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全面落实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制度、完善依法逐级走访工作,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秩序的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优化机制,进一步构建“大信访”格局

一是深化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规范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综合协调能力,分析信访形势、聚力解决问题、化解突出矛盾、协商疑难事项、联合督察督办。进一步抓实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实体化运作,将信访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优化信访工作责任落实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推动领导干部专题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牵头协调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用好“两函一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问题突出、处置工作不力等情形,及时发放信访风险警示函、信访问责建议函、信访事项督办单,切实履行信访部门三项建议权。强化督查考核,加大问题通报力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深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推动属地、属事和领导包案责任落实。

强化涉访风险源头预防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及时掌握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对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全面评估,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严格落实日常分析研判、突出问题专项研判、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战时研判机制,密切关注苗头性现实性趋势性问题,针对重大风险及时提出防范化解意见和措施,坚决防止造成现实危害。准确把握信访形势,对信访领域突出问题、潜在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密切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