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治理成效

唐闸镇街道:“六力共治”谋实效,同心共治“怡家亲”
来源:崇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8-14

“现在的街区干净整洁,不论是散步还是就餐体验感都好多了!”怡园北村居民管女士乐呵呵地说道。唐闸镇街道永怡路段是一处人气火爆的特色夜市街区,全长420米,云集了100多家餐饮、休闲类店铺,沿街商户多、人流量大、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是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热闹的街区也带来了车辆乱停放、商户扰民等整治难题,唐闸镇街道以“六力共治”为抓手,将社区党建、商圈党建有机结合,以“家”的“共同体”意识共建“服务澄净、环境明净、文化素净”的幸福宜居街区。

党建引领,繁荣街区高效管理

“从以往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协作,从发现问题需要层层上报、跨部门协调,到部门联动及时响应,在高效处理街区问题之余,也让顽疾难题迎刃而解。”怡园社区党委书记陆国庆说道。

永怡路沿街商业愈发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停车秩序乱、环境卫生差等诸多问题。唐闸镇街道以“党建共享+,文明净距离”党建书记项目为核心,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环保、城管等职能部门组成1+N“红管家”志愿服务队,攻坚街区痛点难点,根据街区经营业态,“红管家”采用“日巡查、周提醒、月打分、季考核”方式量化管理,评选季度“红旗商户”、年度“星级文明商户”,以模范影响带动“文明路”建设。同时“红管家”队伍将安全生产检查、基础信息排摸、门前三包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融入日常走访检查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管理为源头治理,开启街区治理“良性循环”。

7.png

资源对齐,和谐街区精准服务

“以前夏天一到晚上我就头疼,出店经营的噪音一直要持续到深更半夜,现在这样的情况好多了,也能睡个安稳觉了。”居住在怡园北村的居民陆金坤乐呵呵地说道。

以多方联动,赋能街区治理常态长效。怡园社区以街区“议事会”为平台,梳理各类群体需求,联合职能部门对问题精准把脉,助推需求、资源精准对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面对商铺周边环境脏乱、人群占道、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反复性出现,社区巧用“议事会”平台,召集城管、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共同商讨、制定方案,最终通过定期巡查、专项整治、集中宣传等措施,常态化解决难题,切实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良好工作局面,做到化解问题“快、准、优”。

8.png

共治共享,文明街区以“心”焕新

“我每天都要在负责的路段走一走,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家的需求,并及时上报解决。”永怡路第五路段“路段长”、艺品广告蔡婷笑称,自己用双脚“走出”了一条秩序井然、干净安全的街道。

为了将街区治理责任到人、到事,怡园社区将沿街商户划分为五大片区,推行沿街商户“路段长”和社区干部包保制度,实行“每日巡、及时纠、日反馈、限期改”工作机制,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等。今年以来,社区包保干部、“路段长”累计开展巡查300余次,整治背街后巷乱堆放、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乱停放等问题60余处。围绕沿街居民、商户的需求,社区组织开展“节水宣传零距离,便民服务心贴心”“旧物‘植’换,文明引领,向美而行”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街区商户、小区居民、新就业群体等各类主体的归属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等活动,引导商户“反哺”社会,沿街商户亮点江南为辖区高龄老人提供义务理发服务、兵萍面食参与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逐步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9.png

以“小切口”精准服务“大民生”,唐闸镇街道持续聚焦民生诉求,从居民“最期待”的急难愁盼入手,从居民“看得见”的变化抓起,依托“怡家亲”等党建品牌,多方协同,以“六力共治”为街区治理增添“红色动能”,让老街区焕发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