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
崇川经济开发区2022年工作总结
来源: 崇川经济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2-10-24 14:36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综合实力不断攀升。主体指标企稳回升。73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7.3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进出口总额1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近1.5亿美元。重点产业支撑有力。以通富微电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亿,以万达锅炉、龙源振华为龙头的智能装备产业,以南亚塑胶、烟滤嘴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均已形成50亿以上产值规模。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5家。信创、车联网、智慧医疗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全年新增注册企业65家。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落实区科创委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74.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81.4%,大幅领先全区水平。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落地。全年净增高企24家,185家企业获评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历史新高。通富微电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易实精密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京源环保等8家企业荣获省级专精特新称号。

(二)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双招双引全面发力。欧莱雅、泰科电子等重特大外资项目成功签约,实现世界500强外资项目重大突破。大地电气、中巽尼慕等14个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总投资超120亿。全年新增紫琅英才项目16个、科创项目28个。荣获全区双招双引先进集体。项目建设不断提速。狼王科技、易实精密等5个重特大工业项目顺利开工。金通灵等4个亿元设备投资项目实现投产。日新电器等一批高投资、高产出项目实现竣工转化。30万平米体量的东部智谷实现拿地当月开工、首期当年封顶。荣获全区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载体支撑持续夯实。两大国资委托运营园区与三大都市工业综合体多元载体格局加速形成。华汇智谷一期开园,京源睿谷18万平米厂房竣工。中关村信息谷落地信创园,实现5亿元信创产值。数字交通产业园开园,苏交科等一批数字交通产业龙头企业入驻。中丹零碳产业合作园加速落地。

(三)城市能级持续跃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东部产业拓展区纳入2035版国土空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布局2060亩,盘活610亩低效用地。开展夺旗令竞赛活动,全年完成5个地块拆迁扫尾任务,完成600亩项目用地征收,有力保障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全面启动南区微更新城市设计,与央企深入开展观音山老镇城市更新研究。星城路大桥、青北竖河等5个重点工程顺利完工。中桥东片区雨污分流整治工程实现竣工验收。通甲路、太平路等老镇区路段完成改造翻新。长效管理持续加强。完善“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执法模式,停车秩序专项治理、“小区六乱”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高标准通过市区“一级执法队伍”达标验收。严格落实污染排放、河道管护、扬尘管控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六大类民生实事工程圆满完成。平稳有序完成区内最大规模安置分房任务,1794户居民乔迁新居。全区率先建设“15分钟医保圈”,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退役军人“五星服务站”等惠民工程建成交付。安全生产持续巩固。打赢通农物流突发疫情遭遇战和观音山疫情封控阻击战,有效阻断社会面传播风险。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百日攻坚,突出抓好燃气使用安全、既有房屋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党建+安全”融合发展新路径相关经验被《新华日报》《中国安全生产》宣传推广。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荣获南通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五)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再深化。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打造“习理三‘崇’奏”理论宣讲品牌。高标准完成市委巡察整改工作,25个问题整改已全部销号,2个问题基本整改,整改完成率81%。坚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组织建设再坚实。深入贯彻“基层基础夯实年”部署要求,成立95个综合网格党支部,推动基层党建与基础网格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园区党建,做优“红色物业”,打造25个“崇川小蜜蜂加油站”,成立29个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支部,将多元主体纳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队伍建设再淬炼。优化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全面推行开发区工作日志制度,实行“职能工作+中心工作”考核体系,切实形成“一级领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