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园区党建阵地,完善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党建“红色堡垒”。依托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信创园党建阵地,为园区企业及职工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和帮助。开展青年企业家论坛、行业交流会等活动,推动园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成立“青益公社”等志愿服务队伍,拓展骨干培育、文化共享、网格联席等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将党的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两新”组织等领域覆盖面,把党组织建在重大项目上,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资、拆迁扫尾、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促进党群融合。以“党建带群团,群团促党建”为主线,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把握开发区特色,围绕企业党建,在车联网产业园、华融汇金等企业及园区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促进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开发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二)坚持创新为魂,优化发展质量
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明确“优体系、强主体、聚要素”工作导向,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氛围。优化区域创新体系。以区科创委成立和沿江科创带建设为契机,加速集聚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产业链。发挥“一基金两基地”、崇川-自贸壹号创新孵化器杠杆作用,深化与南信大等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强化企业主体作用。以信创、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先导性产业发展为契机,加强关键技术创新节点建设,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扶持政策向创新型企业倾斜,重点支持省级以上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培育以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梯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充分发挥绿色产业、医疗产业等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政府主导基金与市场化基金相结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样化资金支持。加大创新人才的引培力度,为人才提供资金补贴、金融服务、子女教育等全流程服务。
(三)突出项目为王,增强招商后劲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狠抓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提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增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后劲。全力攻招商。完善市场化招商、委托招商机制,发挥赛迪研究院等合作企业产业资源优势,发挥绿色科技等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加快对接在手项目,推进联想佳沃等项目尽快签约,把投资意向转化为落地成果,力争在100亿元项目上实现突破。全力促建设。对已签约的重特大项目,制定攻坚计划,提进度、缩周期,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全力提质效。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深入排查存量用地及空间资源,向低效用地企业发放告知函,加强监督,综合施策,实现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特别是加强国有自营载体招商力度,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载体的产出效益。
(四)坚持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品质
按照市党代会“建设高能级园区,推动开发园区向现代园区转型”的具体要求,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打造宜业宜居品质新城。突出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南区整体开发、智慧社区建设以及观音山老镇区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环评规划成果。加快五星级酒店和商业中心建设,打造智慧街区典范。统筹推进绿化景观、海港引河绿廊、路网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南区改造。以退二优二为主体,退二进三为支撑,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等重点业态,积极招引附加值高、创新性强、综合能耗低的高端产业项目,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南区打造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科技智慧的新型产业生态园区。突出精细管理。加快推进通欣路、胜太路、山港路等“断头路”打通工作,全面提升区域微循环水平。不断加强河道排污、临河违章搭建整治力度,确保全面全时实现长效管护。以创建生态街道为契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654”扬尘专项整治及餐饮油烟专项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聚焦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抓实抓细民生事业。提升民生保障。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各类群体自主创业,汇聚开发区发展人气。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强化老年关怀,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治理。持续推进邻里“六有”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区邻里治理机制创新。依托区域现代化指挥中心,利用大数据、网格化赋能社会治理,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打造群众自治、法治、善治新格局。筑牢安全防线。围绕“降总量、减存量”要求,紧抓“化解”主线,加大群体性矛盾处置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和联动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