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
城东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来源: 城东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5-02-28 15:12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城东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以“八五”普法规划为依托,全力构建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加速法治街道与法治社区建设进程,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致力于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强富美高”新崇川建设提供坚实法治支撑。下面根据我街道实际,围绕上级法治建设考核要求,梳理本年度街道法治建设工作:

一、工作回顾

(一)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全面依法履职

一是优化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促进城东街道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人事、重点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和规范化。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将相关信息通过政务平台公布。

二是用好法律顾问,防范法律风险。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优势,对街道的各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协议签订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论证和评估。今年街道法律顾问和社区律师对街道、社区重大合同、公告提出法律建议11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9次,代理应诉行政诉讼案件11件,协助行政复议答复5件。

三是落实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今年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行政处罚案件共201起,处罚金额107670元,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90起,处罚金额13950元,普通程序案件11起,处罚金额93720元。

四是建立会商制度,应对疑难案件。建立疑难复杂执法案件、败诉风险行政诉讼案件会商沟通制度,街道主要领导亲自召集综合执法局、司法所、城建办、法律顾问及相关职能部门集体会商,听取合理建议、法律意见,依法决策。今年我街道共有行政诉讼案件16起,其中初审11起、二审5起,11起初审案件中诉行政行为违法的8起,行政赔偿的2起;目前7件审结,其中2起撤诉,3起被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起败诉;二审4起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起撤诉。

五是完善法制审核,筑牢法治根基。探索实践街道合法性审核(查)工作。从今年起,司法所开始全面履行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核(查)法治工作新职能。合法性审核(查)工作是街道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司法所将联合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积极探索实践街道合法性审核(查)工作,为街道全面依法行政提供坚实法治力量保障,为街道全面依法履职保驾护航。

(二)推进“八五”普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提升法治素养。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普法,全面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双百”法治宣讲活动,邀请法学专家给街道班子成员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授课,组织参加国家安全法线下考试、《民法典》微信知识竞答,开展安全生产宣讲等法治专题讲座。

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普法。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开展全街全覆盖宣传,加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教育,邀请山水律所律师为辖区企业代表和经济条线的街居干部开展一场“企业法务课堂”,提高辖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

三是关爱青少年成长,强化法治教育。重点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利用“第二课堂”、暑期开设“青少年法治课堂”,邀请社区律师、普法志愿者、关工委老同志给青少年教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结合防范校园欺凌开展专题讲座,依托“崇德少年法学苑”、青少年法治教育广场开展现场观摩、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表演、法律知识竞答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四是推动普法责任制,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制度。街道经管部门结合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开展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街道安监部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开展安全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三)积极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秩序

服务旧改工程,搭建沟通桥梁。城东司法所结合辖区实际,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极牵头协调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托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项目标段群众问题协调处置前站,以周为单位逐一社区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零报告”排查,并及时准确上报,坚持问题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协调处置前站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120余人,召开协调会6次,群众见面会6次,有效缓和了干群间的紧张关系,高效处置化解了一些问题矛盾。2024年街道共调处矛盾纠纷289起,涉及人数356人,涉及金额40.3万元,调解成功278起,调解成功率96.19%。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引领,落实法治建设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街道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研究部署街道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计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班子学法的首要任务,列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列入年终述法报告,推动领导干部发挥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细化责任分工,推进依法履职尽责

一是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和议事规则,促进城东街道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人事、重点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和规范化。二是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配齐用好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优势,对街道的各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协议签订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论证和评估。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今年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四是建立疑难复杂执法案件、败诉风险行政诉讼案件会商沟通制度,集体会商,听取合理建议、法律意见,依法决策。

(三)开展多元宣传,助力依法治理进程

一是重点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普法,全面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提高辖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三是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制度,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思维待加强。少数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思维欠缺,缺少科学的工作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尺度。二是基础建设需强化。城东街道因地域和财政限制,开展规模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存在难度。三是公民法治意识待提升。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习惯依道德习俗行事,维权时易冲动违法。四是普法宣传成效需改善。现有普法活动效果欠佳,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在宣传方面需要加强创新。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紧抓维稳综治,培塑法治思维。把维护社会稳定与综合治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完善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确保对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法律文书把关,对于重大行政处罚事项及时组织会商,确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在法律轨道上依法运行。

二是汇聚各方合力,化解基层矛盾。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及街道各部门参与并形成合力,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各类基层矛盾,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调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诉求,积极与政府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群众矛盾。积极推动社戒社康与后续照管工作的融合发展,力求实现柔性服务与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提升后续照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助力后续照管对象平稳融入社会家庭。

三是加强干部能力,源头预防矛盾。加大对街道干部的法律培训力度,提升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在工作中能够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为街道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组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居民参与法治知识培训,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聚焦新业态群体需求,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新业态结合,深化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工作,助力基层依法治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为街道法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崇川区城东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