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
城东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2022年工作计划及未来五年发展思路
来源: 城东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2-01-26 14:05 累计次数: 字体:[ ]

城东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2022年工作计划及未来五年发展思路

一年来,街道上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紧盯高质量考核清单和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目标,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明显。新桥北村社区获得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省关工委李明朝主任等省、市领导考察崇德少年法学苑工作并批示题字。濠东社区党委获得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街道团委获得南通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党员蔡振国家庭获得南通市“最美家庭”称号。现将2021年总结如下:

一、集聚制度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以最快速度响应疫情防控。街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分片挂钩社区值班表,将人员分到各社区各个卡点及疫苗接种点。夯实包片包路责任,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疫情日报告制度。以最严举措落实防疫工作。街道辖区内11个社区、共设置25个检测点位,圆满完成了54573人的核酸采样工作。街道共4个小学10个幼儿园学生9010名,3-11岁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已接种6090人,目前还在持续接种中。以最强声势开展宣传劝导。悬挂横幅、喷绘500余幅,发放疫情防控红袖章800个、疫情宣传手册6000余份。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引导群众不走亲访友、不参加聚会。

二、构筑产业优势,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

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一般预算收入1-10月完成1.85亿,完成率102.6%。限上单位批发业销售额增幅:1-10月增幅为5.8%。限上单位零售业销售额:1-10月完成13.44亿,增幅46.7%。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10月完成8.05亿,同比增长85.7%。建筑业总产值:1-10月完成11.46亿,序时完成率100.6%。招商引资精准发力。街道合计赴外地拜访、对接项目和人才共计30次,考察企业32家,拜访人才7个,在通接待客商42批次。落地中国五冶南通分公司、金予博信智能科技等项目6个。完成到账外资100万美元,5亿元新兴服务业项目(中房物业)达到序时进度。楼宇经济趋势待发。街道组织楼宇专班,出台街道招引政策,打造特色楼宇。街道共有12座优质楼宇,商务办公面积共150375.71平方米,入驻企业使用面积77378.17平方米,入驻企业516家,从业人数2788人。

三、提升功能品位,推进旧城改造“新形象”

基础建设平稳推进。街道共7个小区、3大片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涉及155个楼幢588个单元5972户居民面积约55.57万平方米。街道12个拆违攻坚组,截至6月初,共计2239处违建已全部拆除。下半年,6个标段施工单位陆续进场施工。平安路“美丽街道”建设预计于12月中下旬全面竣工。大力推进爱德士片区更新,完成花好月圆、紫源浴室等单位的协议签订工作。物业管理井然有序。天馨花苑、鑫乾花园、新东方花苑、南方公寓业委会换届成功,正在筹备进行友谊家园、北郭东村北区、北园新村11-19幢、北园路附3号业委会换届。顺利为和兴花苑新增业委会。友谊家园新换君邑物业、金飞达新换坤园物业、全景大厦新换众服物业。长效管理成效显著。出台更新《城东街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清理乱张贴、乱涂写、堆放20万余处,清理各类垃圾3.42万吨,背街后巷施划机动车停车1200个,非机动车停放线1.15万米。德民路积极创建全国百条背街后巷示范路。

四、放大品牌效应,做好民生实事“必答题”

积极引导邻里基层治理。板桥社区设置40米长的智慧充电站、46个充电设备,有力纾解了小区内飞线充电、楼道内充电等顽疾。东大街社区“我爱我楼”门栋自管行动、德民社区“红色管家团˙绿色议事苑”等多个自治项目获得群众好评。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基础。组建社会组织党支部、联合支部25家,先后涌现出“老来乐”党支部“红色帮扶”、夕阳红义务联防队“红管先锋”等品牌。围绕中心工作、节庆主题和群众需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完成一家五星级和一家四星级韬奋书吧建设。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救助慰问各类困难群众900余人,发放款物约45万元。友谊社区残疾人之家帮扶9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劳动技能培训45人。为400多户老人安装智能设备,完成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扩面老人1380人。办好民生实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135个,已办结125个,办结率92.6%。苏莉等9人获评崇川区“青春护通 一线有我”疫情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周明侃、施淡君获评“崇川好人”。

五、创新治理模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抓实平安建设。强力推进三年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全年组织辖区单位开展两轮三级复查复核612家次,发现隐患569处,整改率100%。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其中完成三级复查复核123家,发现隐患38处,已经全部整改完毕。持续推进粉尘涉爆整治,开展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和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抓实大局稳定。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大庆、进博会等重点敏感时期,落实领导包案、分析研判等各项措施,对重点人员李建军、夏萍实行24小时稳控机制。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百日竞赛”活动,有效化解5件积案。今年以来共化解积案8件,办理阳光信访系统件204件,接待来访居民213人次,化解处理197起,化解成功率达到85%以上。抓实环保攻坚。严格执行工地扬尘管控标准,及时清理施工垃圾。推进辖区中石化东门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设备调试。处理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线索17件,环保信访49件,均已处理结案。

六、夯实队伍基础,打通党建领航“全脉络”

真功夫推进理论武装。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计开展集中学习15次,集中研讨26人次。围绕现有“江苏好人”蔡震国、王慧,“崇川好人”李坤等打造“城东好人”宣讲队,全街开展理论宣讲近200场。增党味推进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三应”计划为主线,优化崇德少年法学苑、“退休教师之家”“类物业”“博爱家园”等载体,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工会、群团、妇联工作推进新机制。开展十期“造境党课”活动。成功开展“初心·物事”红色老物件线上线下全维展览。截至目前省级以上宣传稿件录用104篇,市级媒体录用400多篇。严纪律推进作风建设。年初,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城东街道党工委进行了巡察“回头看”暨“机动式”巡察,对整改推进情况开展督查,逐一落实、销号。加强对机关、社区纪律作风的监督力度。今年以来,共实施批评教育1人、提醒谈话7人、诫勉谈话1人、党纪处分4人。

2022年,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奋进新征程,提升首位度,继续争创高质量发展“先行街”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再创新。

一、坚持以“稳”为基,经济优势持续扩大。围绕“2345”产业体系,以税源型、总部型和科技型为招引重点,推进精准招商,对重点企业和投资项目进行点对点、个性化服务。积极对接辖区内的招商大使、企业老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财务中介等,继续聘请街道招商顾问,以商引商、以人引商。不断盘活辖区现有闲置资源,积极推进楼宇招商,确保中国五冶总部经济项目、金矢机器人人才项目、深圳格睿马克科技、上海深仝科技、沃夫曼管业、美嘉食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

二、坚持以“新”为要,城市建设持续深化。2022年城东街道预计改造105幢居民楼,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2022年的老旧小区改造违建签约的工作目标。对工作要点及内容及时进行公示,加强宣传报道,主动倾听辖区居民的意见建议,提高改造现场问题满意率。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将诉讼风险降至最低。全面落实《崇川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十项工作机制》,加强对物管小区、保洁员、外包公司的考核,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场地进行改造设置新村小区的垃圾清运点。

三、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持续深化邻里建设,以项目精准化推动服务精细化,提升居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邻里党支部主导、理事会推进、党员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组织辖区文艺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文化活动,培育壮大文艺团队。精准对接老人养老需求,拓展上门服务项目,提高老人满意率。关注“政策夹心层”特殊困难对象,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统筹街道民政、慈善、红十字会资源进行合理救助。

四、坚持以“实”为效,综合治理厚积薄发。做好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共二十大、各级两会等敏感时期重点人员安保维稳工作。继续开展信访矛盾化解“百日竞赛”攻坚行动,争取化解积案3-4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严格执行《街道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联合督导等形式,推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辖区内部施工进度、物业及环境管控。杜绝污水排河现场,保持高频率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坚持以“精”为上,党的建设提质升级。建强组织塔基,努力逐渐建立参与度高、带动性强、自治力优、较为年轻态的党员骨干队伍。建立沿濠东路的文联党建联盟。深化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三治结合”为要义的社会治理模式,并在各类型试点的基础上提炼共性成长经验,达到“党组织对群众有呼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品牌建设助力未呼先应”的目标。升级打造新桥北村社区“博爱家园”一期建设、板桥和德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平安路“红色论坛理论工作室”。以全国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为契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

未来五年规划:

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走好城东特色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城市管理、治理创新、优化民生等重点工作,经济质态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市面貌持续改善,民生保障切实加强,基层基础持续巩固,辖区发展的基础日益扎实,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总体判断,未来五年,城东街道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相关决议精神为指导,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核心内涵和基本路径,以提高辖区竞争力和首位度为目标,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优化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双循环发展的宏观战略,推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斗目标:

创新魅力先行街:围绕政策导向、问题导向、考核导向,力求项目招引优质化、运行指标精准化、人才创新优质化。积极打造城区高端产业链,构建“2345”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新动能。

精细建管先行街:以更大力度做优老小区改造工程,以更高标准推进破旧片区更新。探索老旧小区基层治理模式,提升街道、社区加强环境管理服务的整体功能。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共同推进老城区品质提升。

生态宜居先行街: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提升大气环保、河道水质、景观绿化质量,做好辖区管理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品质,突出生态、宜居,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平安幸福先行街:围绕和谐稳定、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效能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困难群体保障工作,优化为老服务、创业就业,解决民生热点难题。提升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基层焕新先行街:扎实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创造活力深度激发。社区党组织在居民自治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在居民自治中的骨干作用更加凸显。街道主城形象不断彰显,实现民主参与更广泛,现代治理体系更高效,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未来五年,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量化工作目标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2亿元,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年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翻一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7%,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10次,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5%。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量质并举。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挖掘有效投入,重点向重大产业、高新科技、生态项目倾斜。加大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辐射效应的新经济、新产业的招引力度,增强产业配套优势和要素比较优势,打造多层次、有活力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推动辖区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优质创新产业链企业集聚。切实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聚焦2345产业导向,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产业,将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战略区域作为招商主阵地,充分发挥街道招商顾问作用,积极对接铁建重工、广州超能、联想之星等企业,推动形成“引进一个项目、落户一批人才、带动一方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掘招引人才,通过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等措施,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对接辖区内的招商大使、企业负责人等,寻求项目信息资源。对照市星级主题楼宇认定标准,重点打造晏园·凤凰汇、金飞达等楼宇,筑巢引凤,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二是城市建管体现精优。抓好老小区拆违改造工作,认真总结老小区改造做法和经验,不断优化多方会审、质量监管、群众参与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打造百姓满意的精品工程。以呼应民声为动力,坚持长效管理目标导向和民生急办问题导向,分类实施老小区整治。坚持法治化、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加快形成“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的现代化城管模式。强化街道与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集中攻克重点难点问题。将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联动机制与邻里网格衔接,充实志愿者队伍,强化包保人员职责。不断深化流动摊点整治行动,探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处置和管理办法。规范“五小行业”经营秩序,治理小区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提升小区环境。以创建规范物管为抓手,打造便民小区服务体系,打造秩序优良、环境整洁、管理一流的“星级”菜市场。

三是民生事业谱写新篇。深化邻里建设,打造“一邻一品”。开展公益助力计划,挖掘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有效作用,重点培树一批有能力、有热情、有口碑的专业组织。积极招引优质单位承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立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选择。落实各类惠老政策,规范尊老金等各类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充分整合生活救助与医疗、教育、慈善等专项救助资源,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形成救助合力。关爱残疾人,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契合时代主题、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各类文体活动,打造群文活动精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注重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和适度开发。努力挖掘就业岗位,尽力帮助成功就业。依托“创业梦想俱乐部”社团组织,力争达到创业实现就业、创业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

四是社会治理规范创新。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涉黑涉恶线索排查、举报和移送,定期研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网格化”防控体系,加强对网格员的日常管理和督查。着力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人员帮教、弱势群体帮扶、防火防盗治安巡逻等平安志愿者服务活动,使社区志愿者成为群防群治队伍中的主力军。加大信息报送研判和处置,落实包案领导日接访、约谈机制,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加大初信初访处置力度,突出定期排查、动态化解、细化措施、督导推进,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辖区不发生一般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五是基层基础提质增效。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推进管党治党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贯彻《支部工作条例》,聚焦“两新”组织、加强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推动党组织实现有形和有效“两个覆盖”。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挖掘形成具有城东鲜明特色的党建品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压实压紧各级党委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从严落实“两个责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结合纪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持举一反三、即知即改,以整改成效推动工作改进提升。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区委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制度。

六是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依法全面履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完善权力清单及其动态管理,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广泛听取人民团体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完善各项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健全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发扬“钉钉子”精神,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和力量,奋力夺取“十四五”时期街道发展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