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经济指标态势良好。截止十月末共完成市考重特大项目1个,区考重大项目2个,科创项目4个,人才项目1个,楼宇项目1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有效上报、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幅等8个指标完成序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数等指标超额完成序时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序时完成率超过90%,多项指标实现正增长。
(二)项目建设成果突出。通过例会、考核、督查等方式,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梳理和细化,及时进行汇总解剖,分析研判。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与联系,瞄准工作弱项,确定改进目标,力求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助力各项指标序时推进见实效。召开大小会议20余次,南通水利高端商贸项目、瑞维捷智能音频人才项目等成功落地。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辖区十二幢楼宇载体年度新招引规模以上企业10家,其中南通市科睿轨道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梵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落户王府大厦,江苏润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隆申豪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望江大厦。截止10月底,党政领导先后十余次专程前往杭州、南京、深圳等地拜访客商,联系客户,洽谈项目二十余个,落地6家。
二、城市建管全面提质
(一)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今年街道共5个标段、2大片区纳入改造范畴。改造建筑面积约37.96万平方米,涉及105个楼幢,346个单元。目前建筑物屋顶、外立面、地下管道、路面施工均已完成。街道在项目部建立居民接待点,成立项目攻坚党支部,并安排专人对接,及时解决居民困惑。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顺利推进爱德士片区更新,完成人民路128号非居征收等单位的协议签订工作。“最美回家路”新龙路改造提升9月中旬开工,目前施工进展顺利,已完成总体施工进度的40%,预计于12月中旬全面竣工。
(三)长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完成了2022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36项。共清理小区、背街后巷、及楼道内乱张贴涂写共2万余处、清理各类乱堆放3千多处。更换及清洗垃圾桶700余只。清理装潢垃圾800余吨;对辖内752家食品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清理“一枝黄花”10余处,大面积清理水生植物0.3吨左右。今年以来,街道组织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3个,物业管理委员会12个,常态化、规范化物业管理工作渐入佳境。
三、民生水平全面提升
(一)公共服务质效增效。开展街道第六届公益助力计划项目,入选12个项目资金133190元。崇川区公益创投项目共申报成功7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崇川区社会组织党建十佳示范案例4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90余次,组织“书香政协”、“端午阅读”、“东大街书吧读书会”等大型阅读活动,完成文化服务人次34万人次,报道20篇,其中“书香政协”宣传报道被中央级媒体(政协报)录用
(二)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城市低保52户62人发放低保金65.25万余元。享受无固定收入重残生活补贴75人、无固定收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人,合计发放金额63.67万余元;街道60周岁以上老年人18134人,尊老金实际支出2294260元。街道享受政府购买服务老人3039人,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费1943215元。加大退役军人阵地建设,完成新设服务站,发放各类慰问金307823.6,优抚对象发放各种抚恤、优待补助847000余元
(三)自治能力不断攀升。推选出191名邻里理事长、1294名理事。组织社区申报睦邻活动,城东7篇入选崇川区社区治理优秀案例。2022年分别申报省级福彩公益金补助金(城东街道社工服务站)、省级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补助专项资金(新桥北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南通市社区建设引导资金补助项目(新桥北村社区二楼博爱家园项目)。两名社区干部入选南通市“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四、底线工作保障有力
(一)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化解信访积案11件,群体性事件“128”信访事宜1起,区里领导包案化解6件100%完成。对于两年以上未有上访记录的9件积案,社区申请视同化解,目前街道信访联席办正在审核中,有效保证完成年度信访化解指标50%的任务。办理国家信访局督办件2件、省督办件1件、市督办件5件,已全部化解到位。办理重复信访治理国家件5件。办理阳光信访系统件62件。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13场。“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敏感时期未发生进京赴宁越级访。
(二)安全生产筑牢防线。制定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社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全年开展了二轮三级复查复核200余家,发现隐患802处,整改802处,整改率100%。完成辖区6家烟花爆竹经营店的禁售清退工作,开展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和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拆除电器市场南侧自建房安全隐患违建一处。全年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三)疫情防控成果巩固。共核查公安大数据76216条,累计落实管控12958人次;处置交通卡口推送8613条信息、10607人次;处置四类药品购买登记人员9445人次。先后启用22个全民核酸检测点和11个常态化检测点位,完善采样机制、流程和管理,保证安全平稳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安全采样410余万人次,发挥哨口预警作用。累计完成60岁以上老人接种14000余人,构建免疫屏障,弥补薄弱环节。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通过开展河道环境卫生巡查、清理河道垃圾,推进水环境质量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河道环境卫生巡查40余次,已清理河道垃圾60余次。加大对施工工地出入工地车辆清洗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运输车辆车轮带泥上路的违章行为。对已征待建地块、储备地块等闲置地块日常巡查,督促社区做好裸土覆盖、简易绿化等防尘措施,及时查处闲置地块出现的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小区装修垃圾的清运管理,落实分类要求,规范运输。
五、党的建设全面提升
(一)思想政治引领力进一步提升。网络正能量传播工作接受江苏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邓修明调研。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品牌“理论名家面对面”,先后13次深入基层社区、企业一线、机关校园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宣讲、交流,受众逾万人次。围绕环濠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余次,截止目前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共计录用宣传报道160余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相关记录片作为献礼二十大作品在央视九套播放。“江苏好人”蔡震国6月14日获央视报道。蔡震国家庭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文明家庭并被江苏教育电视台《我们家》栏目报道。
(二)基层组织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街道探索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的经验,推进“红网格 通通建”“双报到 通通在”,探索形成“三融三联”工作法。以小区、楼幢为基础单元建立70网格、1060个微网格、191个微网格(邻里)党小组,并同步设立17个“攻坚有我”功能型党组织。截至当前,2491名市区两级在职党员在社区扫“码”报到、亮明身份、下沉社区、融入网格,参与全民核酸、卡口站岗、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等志愿服务。
(三)纪律规矩约束力进一步提升。结合“机关作风提升年”活动,将作风建设列入年度责任清单。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日常巡查,按季度进行考核通报,评选季度红、黄旗社区和部门,有效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共实施通报批评1人,批评教育1人、提醒谈话5人、诫勉谈话1人、责令检查2人。全年立案5件,其中党内警告2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开除党籍1人、政务警告1人,用严肃查处强化震慑力。
(四)领导班子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高度重视支持人大、政协、人武、群团等工作,人大紧扣中心、依法履职,政协围绕全局、咨政建言,汇聚起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2023年,街道将牢牢盯住“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动摇,以招大引强为目标,突出项目引领;以拆违改造为抓手,推进片区出新;以网格管理为亮点,推动社会治理,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争分夺秒加快经济发展。紧盯产业链、细分行业500强企业上谋新招,精准招商、靶向招商;聚焦“2345”产业体系,积极主动跟进,推动产业链发展;在“产业+金融”上求突破,促进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主动接轨北上广,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大规模、精度高的招商活动,力争高标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税收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入驻;通过提升楼宇品质、打造特色主题楼宇,实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强化工作激励机制、考核奖惩,营造“想招商、干招商、重招商”的干事氛围。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倒排任务到天、细化工作责任到人,为每个重大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进程,确保不漏一个好项目。
二是真心实意增进民生福祉。以北郭“类物业”领队、南通市优秀学雷锋志愿者王瑞华为重点培养对象,以“江苏好人”蔡震国为重点打造对象,向“中国好人”的目标努力。持续深入擦亮理论宣传特色品牌“理论名家面对面”,进一步充实青年理论宣讲队伍,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五星韬奋书吧为阵地,深化环濠河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建设。进一步优化邻里建设,打造特色邻里;开展社区治理典型项目,争取打造更多3A-5A社会组织;推动示范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和省、市社会组织优秀案例打造。筹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继续扩大养老联合体成员单位22家。
三是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各级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在年度述职报告中对标对表中把准方向、明确思路、提出措施;组织开展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推进三级标准化风险辨识管控工作,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并通过专家复查验收。开展好“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做好重点人员梳理,力争攻坚化解5起积案。加大与信访重点人员接触,完善细化工作举措,防止出现回潮,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拉网式排查辖区群体性矛盾纠纷,属地解决初信初访,将矛盾处置在萌芽状态。
四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反弹底线。坚持内防反弹,严格按照省市区安排部署做好核酸检测,坚决保障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全面加强市场、商超、饭店、学校、寺庙、养老院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力度,压实“四方责任”。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重点加强“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筑牢群众免疫屏障。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强化应急储备,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预案,明确重点任务、部门职责、人员岗位,做好防护物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严格落实第一时间报告制度,进一步提高监测灵敏性,做到早发现、快处置。
五是全面从严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打造社区书记“红色头雁”培养计划,做好“学习不止”青年学习社等讲习载体建设,并从城市更新、双招双引、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挖掘、培养和发展党员。抓好党员冬训,依托街道文联党建联盟促成党课与文艺有机结合,创新党员冬训形式。做精典型宣传、做好导向宣传、做强形象宣传。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肃贪反腐,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保持零容忍的力度不放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