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陈桥街道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陈桥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年度目标任务,以落实“四个年”为抓手,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获得省级“人民满意”窗口、南通市平安法治示范镇(街道)、南通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街道)、南通市楹联文化先进单位等称号。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一步目标举措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
(一)致力品质提升抓发展
聚焦产业品质提升,攻招商抓项目,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亿元;工业产值等11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增长,月度评估稳居前3。
1.从指标看,经济质态进一步优化。工业方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润邦等高增加值率企业增幅超过40%;全年新增申通机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新增悟锐新材料等高企4家,完成技改投入1447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1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颂诺、仁社科技等软信、数字文化企业落户陈桥,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3.22%,超过全区平均增幅超10个百分点。
2.从项目看,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市考重特大方面,益鑫通高精密高速连接器总部被认定为10亿元重特大产业项目;区考重特大方面,完成润邦重机、会田机床、天元汇高端商贸提质升级等5个项目;科创项目方面,全年预计完成精焱智能、恒佑乾智能等7个项目;人才项目方面,完成兰利东紫琅英才项目及11个海外人才项目认定;楼宇项目方面,预计全年完成仁社数字科技等10个月度新增入库项目,滴哒(杭州)科技项目在服务业(楼宇经济)招商推介活动(杭州站)会上签约。
(二)致力三生融合兴城市
聚焦城市搬迁、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环境的需求。
1.攻坚征收安置。新开工程不留尾巴,11月新开的沪渝蓉高铁(江苏段)陈桥街道民、非居搬迁工程,已完成全部15户民居签约。扫尾工程持续攻坚,完成陈桥老派出所搬迁工程、市级重点工程长泰路景观绿化工程中河口村部大楼搬迁扫尾工作,完成3户长泰路北、集美路南、天生路东、树西路西地块民居搬迁工程民居扫尾;完成豆腐坊、医疗室、泵站、配电房、集成村黄计宇21.6亩大棚等地面附属物签约拆除清表工作。有序推进新安置点悦和花园交付工作,预计12月上旬启动选房安置工作,确保在12月底前完成。
2.推进文明长效。累计投入100余万元,推进农村道路修复、河道保洁、垃圾清运以及各类墙面翻新、公益广告宣传,出新美化,提升街道辖区动物园周边环境形象;推进辖区主次干道、社区、广场等重要点位、小区物业软硬件升级,新增机动车停车线791个、非机动车停车线7027米,路牙禁停线1614米,停车标识40处,更换破损垃圾桶150只,制作2300个分类标识等,开放天和景居等8个条件较为成熟的小区,增加地下汽车泊位约3000个,在省对市文明长效检查考核中未失0.1分。
3.强化生态治理。坚定不移推进污染防治,完成润邦重机RTO焚烧炉项目等3家重点行业VOC减排工作,完成天赢环保建材、北城建材2家企业锅炉提标改造任务,淘汰26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车。加强指导集成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完成生态创建技术报告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对60处排入九圩港、通扬运河等骨干河道的排口管控和整治。
(三)致力民生关切优治理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1.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守好陈桥“安全岛”。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核酸巡检及全员核酸75次、156万余人次,便民采样57万余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94.56%;圆满完成14次隔离点值班值守工作;扎实开展大数据核查工作,累计核查3.3万余条数据,有效数据3600余条。
2.民生事业协同发展。完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就业工作,全年累计进行职业介绍200余次,开展职业指导2600人次,开展“一对一帮扶”24人次,新增高校毕业生完成358人。统筹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严把城乡低保、重残救助入口关,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救助质量,累计发放资金353万元,实现应保尽保。有序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发放优抚金、春节慰问金共116.88265万元,为295名退役军人发放优待证。指导五里树社区、丽都社区建成社区儿童关爱点,完成“一村(社区)一品”建设、打造9个社区(村)特色品牌,完成街道残联换届、村居残协选举工作。
3.社会大局稳定向好。越访压降有序进行,群众个访、群访协调处理率100%;阳光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件办结61件,国家局重复信访治理受理办结率100%,全年街道零越级进京访。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65件,调处成功率100%;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200余次,开展法律讲座30余场。基层基础夯实有力,有序推进指挥中心建设,已确定技术方案,预计于年底建成集摄像抓拍、自动比对、轨迹管理、热成像等技术为核心的多元素进阶版指挥中心,力争在全省、全市形成影响力。
4.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着力扣紧安全“责任链”,党政领导持续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专题宣讲共计10余场,严格落实带班值班制度,深入一线指导检查45次并形成长效机制。着力打好整治“收官战”,事前执法立案8起,处罚金额7.031万元,上报区级挂牌隐患2个,区领导包干负责重大隐患2个。着力夯实安全“基础桩”,坚持从“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力度不减”出发,寓监管执法于服务之中,选聘本土安全专家形成一支“不走的专家队伍”,编印《一般工贸企业安全指导手册口袋书》、《陈桥街道安全生产可视化管理》等,指导帮助企业查清隐患、抓实整改。
(四)致力党的建设促提升
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固本之举,从严从实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在陈桥落地生根。
1.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常态化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创新打造“1号宣讲站”项目,取得良好效果。利用新媒体传递党音,运用三级讲习阵地,常态化开展“讲习”活动150余场,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受到欢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对外开放,全年开展活动惠及千人次。街道“新陈桥精神”典型人物评选常态化开展,“陈桥好人”现象蔚然成风。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启动崇川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项目党建惠民“一线通”上线仪式,实现党建强引领、聚集惠民生、服务零距离。持续深化“攻坚有我 全域争先”行动,深入开展“村村到 户户进 人人访”集中走访。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发展党员7名。组建功能型党支部6个,发布服务项目145次。完成仁和社区“红网格 通通建”“双报到 通通在”示范点建设,打造丽康社区“红色物业”阵地,打造10家“崇川小蜜蜂加油站”,组织“新新”群体参与党组织活动12场。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工委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带头上廉政党课,突出以案促教、促改、促建,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和警示教育,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大气污染防治、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重点督查,及时通报、交办、督办。坚决处理违纪行为,运用“第一种形态”问责21人次,办理和协助办理案件2起。
二、2023年目标举措
2023年,街道党工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任重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陈桥落地落实。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
1.狠抓双招双引。推进腾空换鸟,以九圩港生态红线调整为契机,重点推进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片区)提质增效,形成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分类处置、分步实施、多管齐下原则,淘汰1/3以上四类企业,提升1/3以上三类企业至二类,新招引2家以上二类以上企业。加大辖区闲置厂房盘活力度,力争新增工业产值不少于10亿元。推进产业链招商,紧扣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聘用龙头企业、乡贤等为招商顾问,新招引符合主导业态的入规企业不少于2家。
2.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新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科小企业30家。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全年引进紫琅英才、海外人才12人以上。全力引进科创项目,重点聚焦制造业实体型科创项目落地,全年招引不少于6个项目落地;抓好科技型服务业企业招引,全年新增文化、软信等入库企业不少于2个。
3.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定期座谈会制度,听取辖区重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赋能。认真落实全员首席服务员制度,每月一走访,为企业发展把关诊断,延伸产业链,拓展市场占有率。优化政策代办机制,从企业投资到项目认定,提供全过程的政策咨询、政策申报一体化服务;深化土地、规划、生态等方面咨询服务,为辖区企业及时提供最新资讯,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全力以赴优环境
1.水环境提质增效。分类整治河道,完善河道保洁动态调配机制,重点攻坚乡村非整治河道,采用问题清单、集中整治、交办督办等形式,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全年提标河道不少于3条。扎实推进河道整治项目,实现片区化治水,一季度完成跃进河一期水环境整治工程验收,安排专人加强河道后期管护,实现片区水质逐步改善;跟踪推进安置房地块孩儿港水系调整项目,推动打造成镇区景观河道。
2.污染防治有的放矢。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苏为契机,推进企业治污、工地防尘、油烟治理、水体净化、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按时序推进大气污染整治、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各项行动任务。切实做好已完成任务的“回头看”工作,严防“回潮”现象。
3.疑难杂症精准突破。发挥环保管家、“无人机”等专业第三方技术力量,重点解决环保日常管理、信访处理中的难点,力争明年环境信访案件压降20%。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放松,坚持对辖区企业环保问题整改的督促力度不放松,坚持对易产生环境信访企业、检查不配合企业、环境敏感区企业及“厂中厂”企业等重点地区的关注度不放松,进一步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切实发现一批并解决一批环保难点问题。
(三)全力以赴提品质
1.苦练绣花功,做好微治理。以实现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争当崇川安置小区文明创建首位街”为目标,重点开展集美路、陈桥路两条中心道路周边市容市貌、停车秩序、路边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点带面持续带动辖区整体环境持续提升。加强违建治理,依托快速拆除程序以及联合惩戒做好违建管控,打造“红色管家”、“无违建小区”等标杆性违建治理品牌。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增加环境整治投入,打造优质农村示范点。
2.打好组合拳,强力攻征收。加快北沿江高铁、跃进河二期整治工程、文化产业项目用地、宝钢线材南侧环境整治、城北大道北侧产业预留地(大三角)等重点工程,力争拆快、拆净、拆稳。狠抓扫尾,进一步优化扫尾工作组,倒排工期,力争长泰路北、集美路南、天生路东、树西路西地块民居搬迁工程上半年清零。
3.精准补短板,全面优服务。强化民生基础保障,做好城乡低保户、重残救助对象、非重残救助对象护理补贴对象的核增核减工作,推进2个社区儿童关爱点建设、1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指导社区完成五星服务站创建;科教文卫推陈出新,继续叫响陈桥文化品牌,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反映崇川人文精神、时代风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激发就业创业活力,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开通15分钟医保服务圈,对外开展业务,做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四)全力以赴保平安
1.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防疫决策部署,保持政治定力,落实好“20条”优化举措,做到不增不减、不折不扣,时刻保持战斗状态;进一步压实各项防疫举措,做到“四早四快”;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守好“四门”,巩固同心抗疫良好氛围。
2.一体化推进平安法治。进一步强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开展反邪工作,紧紧围绕重大敏感节点,充分发挥市域现代化治理优势,全面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消解于未然、风险化解于无形。按照“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建设思路,重点在民生和城市治理领域推进惠民服务应用。通过各类视频建设、数据应用分析,生成事件发展态势和预警信息,确保各层级及时响应、精确定位,实时做出科学决策。
3.系统化抓好安全生产。加强信息化源头管控、精准化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制度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打造“243”新安全格局。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实效,有效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一杜绝、三下降”,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助力陈桥高质量发展。
(五)全力以赴强党建
1.突出思想建党,提升引领力。强化落实党工委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任务的统筹指导,提高宣传思想工作引领能力。充分利用三级讲习体系,通过支部课堂、专题讨论、“三会一课”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思想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用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
2.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凝聚力。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与政治能力,在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城市更新、为民服务等领域持续开展“攻坚有我全域争先”行动,引领党员干部在攻坚最前沿亮起争先、淬火锻炼。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建设,推动三级党建联系制度,分级实施基层治理实事项目,引导驻区单位、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塑造乡村振兴系列“明星工程”,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扩大效应,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3.强化作风建设,提升保障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挺纪于前,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源头治理,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严肃党纪政纪,坚决查处违规违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