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崇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区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3-01-11 14:23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崇川区工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全力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奋力开创崇川“强富美高”新局面。

一、自我加压,提前谋划,推动经济运行再突破

一是经济运行再加压。以更加积极、更为进取的姿态,推动实施工业提速增效三年行动。2023年,力争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幅5-8%;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冲刺1100亿元;全部工业应税销售增速5-8%;通富微电全年应税销售突破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保持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5-6%;全区工业投资增幅冲刺5%、制造业投资增幅冲刺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保持6%;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

二是新增长点再排摸。加快推进新落地产业项目转化达厂,建立入规企业增长库,积极谋划2023年月度入库新增规上企业培育对象,做到早谋划、早启动。力争月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做好存量企业新增长点排摸,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2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5家。

三是投资信心再提振。建立健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对投资10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库,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监测和分析工作;对智能化技改、工业互联网、装备首台(套)等“智改数转”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加大企业动员,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组织专题政策培训活动,实现技改宣传全覆盖,激发企业技术改造热情。

二、立足区位,聚焦特色,推动产业发展再升级

一是产业规模再扩大。持续壮大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支撑性产业,夯实税源基础,稳定实体经济底盘。围绕研发设计、集成服务等环节,实施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持续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增强产业标识度和竞争力。

二是产业方向再聚焦。进一步聚焦信创、车联网和数字交通、生命大健康等特色产业,抢抓信创国产替代、新能源汽车、数字交通等风口,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先导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继续推动信创、车联网等示范应用,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低速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城市开放道路的应用,提升城市形象。

三是专精特新再壮大。指导中小企业积极申报省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重点制造业服务化升级与骨干服务业企业制造化延伸,确保明年再培育涌现一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023年,力争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有新突破,新增市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3家。

三、调高标尺,争先创优,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加速

一是“三首”产品再提升。鼓励企业对标行业龙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技术改造、智能车间、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研发鉴定等方面有新突破。2023年,力争新增省级智能车间2家、市级智能车间4家、新增市级以上“首台套”6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产品鉴定5个、实施技改项目50个。

二是两化融合再深化。根据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继续深化“智改数转”诊断工作,提出“一企一策”的系统解决方案和顶层规划方案,深化诊断成果运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2023年,力争全区软信服务业营收增幅25%,电信业务总量增幅26%;力争完成“智改数转”诊断100家,项目合计120个;力争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30个;力争新增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1家;力争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6家,累计培育“星级上云”220家;力争新增5G试点签约项目40个,新建5G基站540个,新增软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

三是集约水平再提高。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用地资源摸排,拓展提质对象库,覆盖“园中园”“厂中厂”企业数据,不断推动园区宗地评价,推动工业综合体健康发展。推进实施2023年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工作,不断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盘活低效用地,倒逼低效企业转型退出。加速都市工业综合体建设步伐,加强综合体运营监管,坚持综合体的主导产业方向,形成产业集聚。

四、做实服务,筑牢底线,推动发展步伐更稳健

一是企业服务再落实。加强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深入沟通企业生产、用工、订单、投资等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助企纾困服务力度,努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稳定企业发展信心。

二是绿色转型再提速。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把能耗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2023年,力争再创2家绿色工厂;力争重点船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占比50%。

三是底线思维再巩固。认真落实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结合2023年度“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日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