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区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筹备组,筹备组主要组成人员是原崇川区、原港闸区财政局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工作的同志。国资办筹备组成立后,全体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主动对接、积极沟通,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制订我办四季度工作计划: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方面
1、健全国资监管体制。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制订出台国企监管系列配套制度,包括国有出资人权责清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备案报告制度、国有企业用工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制度等,强化考核导向和监督作用,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和投融资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运行规范、风险可控。二是发挥党建引领,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考核,同时,计划组建国资办党委,将除园区板块之外的其他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立在国资办党委下,加强国资办党委对国有企业的指导和管理。三是信息化管理,拟参考市国资委的国资监管平台模式,结合我区实际,设计开发区级国企监管信息平台,对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综合业务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进行线上监管,实现数据实时动态监测、综合业务全覆盖和监管过程全留痕。
2、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一是加快整合重组,根据当前实体化企业的业务类型重新调整区内国有资本布局,加快清理、撤销空壳类公司,保留拥有实质项目和具有盈利潜力的公司,逐步整合归并同质化程度高的公司,优化国有资本营运质量。二是充实优质资源,加大对区属国有企业的政策扶持,全面梳理区内资源,将具有经营性质或政策允许的优良资产注入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资信和融资能力。三是降低融资成本,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提升主体信用评级,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不断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本付息压力。
3、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一是完善治理结构,指导国有企业规范董、监事会和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二是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树立市场竞争思维模式,在现有企业资源基础上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在创新自营业务上有新突破,有效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交流培训机制,引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奖惩考核制度,把企业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努力建成一支适应国企发展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国有企业干部队伍。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方面
1、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提高认识。从单位到个人,要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单位主要领导要从“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中转变过来,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财务管理等同的位置,自觉依法管好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二是健全体制。构建“国资部门统一监管,主管部门统筹负责,基层单位保管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框架,明确各责任主体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培养和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主动对接意识,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三是接受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自觉接受区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管理。
2、抓好源头管控,科学合理配置。一是加强预算协同,公共预算安排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来源的主渠道,要抓住资产配置的关键环节,参与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标准和定额,使预算资金分配更加规范和公平,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做好科学调配,在审核部门采购预算时,要结合部门已有的资产存量情况,对有闲置资产的优先进行调剂使用,盘活存量资产,避免资产闲置和浪费。三是规范业务程序,对资产购置、处置、调拨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严格把关,把资产管理作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部门内控管理的重要抓手。
3、开展资产清查,强化管理基础。一是全面摸清家底,下一步,国资办计划在全区范围开展资产清查、核实登记工作,切实做好区划调整过程中部门资产合并事宜,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保证国有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台账和基础数据库,在江苏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二次开发,加强对资产数量、质量和使用的监控,为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和信息支撑。三是加强监督检查,通过行政事业性资产月报掌握全区资产动态变化,持续开展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日常监管,加大对街道的国有资产管理与指导,督促各单位管好资产、用好资产。
4、规范运营管理,提升资产效益。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对经营性资产权属部门,要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提质增效、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一方面对有证营运资产要积极盘活,减少资产闲置,对无证房要减少对外出租,尽量自用,避免产生纠纷。另一方面,要加强排查走访,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租金动态变化机制,实现租金稳步增长。二是激活资产潜能。鼓励引导资产权属单位创新经营模式,合理探索第三方运营模式,譬如将经营性资产委托给区内的资产运营公司统一管理,提升资产效益。另一方面优化资本配置,对街道设立的“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清退和处置力度。三是保障租金收缴。一方面要从源头管控,做好租赁前的相关事宜,如承租人的信用评估及经营范围审核,出租房屋的产权手续及安全性检查等等,对租赁合同严格把关,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避免恶意欠租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租金收取,对租赁户要定期走访,了解经营现状,及时排忧解难,实现双赢。对欠租行为可以采取上门催要、约谈协商、公函催告以及提请诉讼等多种手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