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桥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和平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目标导向,聚焦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基础。
(一)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总抓手,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旋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首善和平桥”党建工作品牌,不断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高点定位抓统筹。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举办“三一八”南通惨案烈士遗孀座谈会、开展“寺街英烈”事迹巡回展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自觉把爱党之情、奋斗之志融入到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中来。二是高标推进抓协同。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固本培元、厚植根基的重要抓手,探索 “四重四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法,开展“筑梦远航号”红船活动。建立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推动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先锋五彩行”商圈党建工作站,推进南大街商圈经济、景区经济和夜间经济。三是高效组织抓融合。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引领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奋斗现代化、跑赢新赛程”“弘扬张謇精神、加快古城复兴”、“两在两同建新功”、“请党放心、攻坚有我”、“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防台防汛、文明创建、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更好的服务换取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恩真情。
(二)项目建设强势推进。街道认真贯彻市第十三党代会、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千方百计提升城市活跃度、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大力推动街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强支撑。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三招三引”行动。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8次,赴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拜访企业、高校59家。完成江苏科健等2个新开工服务业重特大项目,大家财产保险等4个市级亿元项目,南通沃奕科技新型智能装备项目完成注册,天津如月科技成功变更注册落户街道。中蓝连海智能制造5亿元工业重特大项目通过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讨论。仲量联行、金名科技、中科智慧燃气等在手在谈项目有序推进。二是致力引才促转型。召开“相约崇川?牵手濠河”崇川(天津)“双招双引”活动,邀请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50余位专家教授参加。天津大学魏炜博士智慧能源系统装置研发与生产项目、北京矿业大学孙美洁博士城市污水污泥洁净利用项目、河北工业大学张紫辉博士半导体分立芯片项目、香港大学许之敏博士面颈部康复器材研发生产项目等一批科技人才项目正积极申报第二批紫琅英才。同时,完成8家高企申报,新增10家科创型中小企业。三是壮大产业优质效。突出文商旅融合发展,聚焦商圈提档,繁荣夜间经济,拉动消费升级。培树“南大街·星天地”夜经济品牌,举办南大街·丁古角首届“老字号”非遗嘉年华活动,借力群英馆正式开馆,打造环城南路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年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亿元;完成高科技服务业投资2.34亿元;完成限上单位批发销售额520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09亿元;完成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8.3亿;完成外资到账203.3万美元。四是精细服务稳运行。建立街道领导班子挂钩商务楼宇、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协助南通电视台等龙头企业申报项目资金,协调化轻公司等重点企业变更营业范围,支持八佰伴、中央商厦等商圈企业转型升级。开展星级楼宇创建提升“五进”活动,举办楼宇招商推介和银企对接活动;启动“净楼行动”和“强楼计划”,盘活楼宇低效空间,提升楼宇产业层次,增强楼宇单位面积的税收贡献率,闲置楼宇去化率达17.5%。
(三)老城更新持续加速。加快推进历史街区保护、老旧小区改造、南大街片区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动城市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紧抓重点片区开发。紧紧抓住濠河景区管理体制调整和濠河片区指挥部整合优化契机,加快推进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保护和南大街片区改造工作。今年来,街道先后启动历史街区第三批首次、第三批二次居民自愿腾迁项目,寺街先行区房屋征收项目,共有502户居民签约交房、喜迁新居。启动南大街“三巷”整治提升工程,实施环城南路景观亮化项目。二是抢抓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改造为民、改造惠民、改造育民理念,全力推动辖区“老破旧”改造。建立由街道领导班子挂帅的项目攻坚党支部,统筹推进北濠桥新村等八个老旧小区107栋居民住宅楼综合整治工程。共拆除历史违建1849处,其中,违章店面82处;拆除防盗窗、置物架9518处;协调解决居民屋顶漏雨等群众性矛盾近千起。三是狠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实行市容秩序管理服务外包,加强南大街、丁古角等重点区域、路段的市容秩序管理,重拳出击流动摊贩、沿街贴膜等城市顽疾。建立党政领导带班夜巡制度,聚焦国控站点及周边环境管控,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实行领导包干专项行动清单销号制度,推进“六横六纵”道路专项整治,实施美丽楼道百日焕新工程,开展端平桥市场综合提升行动。设立文明创建“曝光台”“红黑榜”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加大督查考核,以文明创建的新成效协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验收,助推濠河景区5A级复核。
(四)民生服务做细做实。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享有高品质城市生活。一是做好特殊对象关怀。调整核发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落实“两参”人员医疗门诊费用报销政策。开展南大街“双拥”示范街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爱退役军人服务,发放“通通优”拥军卡981张。举办灵活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鼓励辖区居民自主创业,新增自主创业人员76人,申报以工代训补贴单位235家。二是做实文化兴街战略。深度挖掘江海文化的历史内涵,积极开展与南通博物苑、张謇研究会的深度合作,持续开展“寺街经络”文化宣讲,“静美寺街”影视拍摄,《崇川根脉》出版工作,讲好濠河故事,传播好崇川声音。发展和壮大“六桥文化社”“心境界拍客团”等星级文化社团,有效满足群众高层次文化需求。濠西书苑、北濠东村社区成功打造为市级五星级书吧,实现与区图书馆互联互通。三是做强社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街道“3.0”版社会组织培育计划,切实加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引导、指导、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起设立,大力发展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平安建设、公共服务和为特定群体服务等专业型社会组织,优先培育扶持了一批参与治理能力强、效果好的社会组织。积极打造北濠东村社区全国“邻里+”实验区示范点位,全面推广“三聚三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
(五)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加强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健全“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工作机制,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一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指挥协调,压实“四方”责任。街道常态化设有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个疫苗接种点,截止目前,共完成接种人群46615人,完成18岁以上人员接种率达100.16%。圆满完成辖区7所中小学校12-17周岁青少年5562人的接种工作。对全街8个社区40个网格68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落实24小时测温查码。建立机关党员志愿者轮值、街道领导带队夜查机制,创新辖区老年人“通行证”模式。安排专门力量驻点管理,确保隔离酒店各项防控措施到位,在尚高酒店轮值近四个月,先后集中隔离1382人,解除隔离1370人。二是筑牢社会稳定防护墙。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南大街综合执法工作站,开展联勤联动、群防群治工作,确保社会面大局稳定。成立“天宁”家事法律服务社,聚焦寺街西南营历史街区保护,共接待来访群众521人次,受理矛盾纠纷18起,成功化解矛盾17起。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百日竞赛”和“百日百案”专项攻坚行动。截止目前,处理阳光信访件64件,完成国治交办件9件、省治交办件5件,限时必克件3件,街道辖区整体大局有序稳定。三是守住安全生产生命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做好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编制各领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扎实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违法使用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整治和建筑施工领域“百日行动”等,形成走访宣传、排查整治、销号长效的责任闭环。建立领导带队检查交办制度,街道主要领导现场开具交办单,各专委会会同相关执法力量和社区,共同督促企业主体限期整改问题隐患,形成隐患整改闭环。截止目前全街21个专业组牵头检查辖区单位1243家次,排查问题隐患1327条,整改12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