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
虹桥街道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虹桥街道 发布时间:2022-07-14 14: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虹桥街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区委二届二次全会、全区营商环境提升大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瞄准经济增速争先进,老旧小区改造争先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争先进,基层社会治理争先进“四争先”总目标,以“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为保障,聚力全区“四个年”行动,建设“活力、宜居、幸福、协同”新城,为全区“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崇川”扛起虹桥担当。

一、突出“活力”主线,带动产业集聚提速

全街上下将打开视野、打开思路、打开格局,深入持久地打好招商引资突围战。“双招双引”扩增量。以创新引领、项目为王为导向,主攻科创、税源、人才型项目,大力整合资源,做实街道“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街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项目建设工作水平。借力“飞地经济”,全面推进招商引资,立足三玖文化创意街区、威格空间,规划布局,实现现有土地资源腾笼换鸟,有效推进区域范围内载体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促进产业集聚,以招商成效和质态效益的不断提高助力经济的稳步增长。优化环境提质量,以加快项目落地为导向,建立重大产业项目专人服务机制,对项目开展跟踪服务,强化党政领导挂钩企业走访机制,及时掌握企业运营动态,对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和34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尽快形成龙头带动作用,助推企业做大产业品牌。对重点招商项目引进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保姆式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面面俱到为企业“小升规”保驾护航。向内挖潜稳存量,进一步盘活用地,积极推进二纺机地块城市更新项目、妇幼保健院地块产业开发,寻求产业发展新空间。结合海宏、建工集团、建筑设计院等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创意设计主题楼宇,招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行业龙头企业。用足政策,鼓励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技改投入和成果引入实现全面提升。

二、突出“宜居”路径,促进人居环境提标

聚焦打造“水韵生态城”“文明品质城”,抓好城市综合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将老旧小区改造、片区更新等重点工作融入到区委提出的建设高品质崇川的大局中,持续提升核心吸引力。聚力老小区改造。在吸取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听取群众意见,吸纳合理化建议,完善改造方案,全力推动虹桥新村等10个老旧小区的提档升级,紧扣“梅雨季、国庆节、竣工日”三个关键节点,有序衔接“拆改建管”进程,实现速度与质量的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城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整洁居住环境,优化配套服务,加大停车位扩建力度,推动城市新貌“大提升”。做优城市建设。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统筹力量推进房屋征收和资源整合,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新的可利用空间,扭转“项目等地”的被动局面。实施破旧片区改造,强化房屋征收和安置工作,推动二纺机厂及周边地块城市更新项目走向深入,加速推进虹桥医院周边片区更新项目。深化城市治理。深入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提升行动,有效结合“打、防、管”,加强大气污染管控巡查及重点河道治理力度,持续提升新村支路、河道等各项环境指标。深化背街后巷停车秩序联治,努力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新常态。结合改造片区的封闭式管理,推进老旧小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社区主导、居民自治的非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突出“幸福”基调,助力基层治理提质

深入挖掘虹桥社会治理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资源,坚持“民事为大、民生为重、民安为乐”的理念,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升级医养融合,以长者驿家为载体,建成“枢纽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嵌入式”养老机构和“亲情化”互助养老组织,探索居家、机构、社会化“全域链”式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委托式”“合作式”“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创新驱动治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网格邻里”工作机制,构建全覆盖社会治理架构,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落实好“网格+邻里”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理顺管理体系,加强闭环管理,配强工作队伍,用好社会组织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对现有的邻里、社会组织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升级、挖掘亮点,打造社区品牌。保障平安稳定。充分发挥现代化指挥中心作用,强化数据平台的高效运用,找准发展堵点、民生焦点、治理难点,建立完善体现高质量要求、高品质追求的制度体系。精细化抓好疫情防控,用好“大数据+铁脚板”机制,外防输入、内抓管理。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扎实做好既有建筑、城市燃气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突出“协同”理念,推动党建引领提效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新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台阶。筑牢思想根基,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推动全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深化“三严一厚”党员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打造一支硬核党员队伍。积极探索邻里党支部向网格党组织发展转型,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建考评工作。强化共治格局,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激发区域党建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持续探索在老旧小区改造背景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将“虹新巷尚”管家团、群众接待五法优化运用至改造工作中,不断拓宽品牌内涵。开展旧改后小区物业提质工程,依托红色物业共建联席会,运用物业服务准入退出机制,实现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管理模式新飞跃。加强基础建设,紧盯“基层基础夯实年”要求,以促争先、增活力为重点,推动基层基础全面过硬。深化“虹雁之声”品牌,大力实施网格“聚力”项目、“鹤发虹心”志愿服务、虹雁队伍培养行动等项目。围绕现有楼宇资源,建立红色服务站,重点打造海宏、勘察设计院等一批“两新”组织示范点,力促“两新”党建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