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
虹桥街道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虹桥街道 发布时间:2024-01-02 09:47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虹桥街道将紧紧围绕全区“四个年”行动,以“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为保障,聚焦“三大百日竞赛”“三大百日冲刺”行动,持续发扬“冲锋陷阵、不屈不挠”的“狼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片区更新、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经济发展质效

拓宽源头,加大项目招引。制定完善产业“双招双引”政策,逐一绘制新兴产业招商地图和人才地图,明确重点招引领域、招引地区、产业链龙头企业。突出能够入库的“四上”中的市、区考重点服务业项目,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发挥街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招商顾问作用,协调联动,通过中介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开展目的性招商工作。组建专业化“双招双引”工作队伍,强化人才、产业等政策培训,激发招商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紧盯进度,加快项目落地。围绕在手在谈项目,结合“科技创新双月例会”等机制,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确保项目建设提速快跑、落地达标。针对在谈“四上”项目,加大沟通力度,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曦米LBB、月日源等4家公司注册,力争2023年上半年达入库标准;针对已注册“四上”项目,持续跟进竞江零售开票情况,提高服务水平,力争2023年一季度达入库标准。紧扣重点,提升经济质效。突出重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强日常沟通,紧抓批发业、零售业、建筑业等重要指标,紧盯港口货运、千家惠和海宏建设等支柱企业,通过精准助企,加大扶持力度,帮扶企业提质增效。强化党政领导挂钩企业走访机制,及时掌握企业运营动态,对3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和34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尽快形成龙头带动作用,把有潜力的企业转化为助推项目建设、各项经济指标提升的动力。

(二)推进城市建管,建设品质宜居城区

聚力老小区改造。早着手、早准备,吸取改造经验,完善改造方案,按照全区城建改造计划,推动虹桥社区55幢、虹东社区12幢、新东社区7幢、新中社区7幢、新西社区1幢等82幢居民楼改造提升,持续开展最美回家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城市新貌“大提升”。做优城市建设。统筹力量推进房屋征收和资源整合,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新的可利用空间。推动二纺机厂及周边地块项目走向深入。配合崇川公安分局、食药监中心等单位搬迁交房,加速虹桥医院周边片区拆迁,争取来年3月底前完成腾房搬迁等工作。深化城市治理。结合老小区改造、美丽街道建设及铁皮棚治理专项任务,推进历史违建快消除。开展“门前三包示范楼道”“门前三包示范户”创建工作,推进社区长效管理基础工作做实。结合改造片区的封闭式管理,配合物管办,加强对旧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开展桃坞路街景提升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三)夯实民生基础,提升街区生活品质

守牢疫情底线。充分认清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全面落实疫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加固防控薄弱环节。加快健全街道长效疫情防控平急快速转换体系。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综合治理机制,切实提升统筹调度能力、流调溯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持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提升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居民社会保险政策,实现居民医疗、养老保险扩面。积极探索经济帮扶与服务供给并重的优质均衡民生保障模式。提升救助帮扶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水平,进一步将服务模式从养老服务供给向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其他困难群体延伸,打造覆盖广泛、功能齐全、制度完善的社区服务保障网络。创新就业机制。重点打造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整合“街道+专家+行业”等多元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为企业、劳动者、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化、一站式的指导和服务。开展“3+N”服务,通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辖区项目工地,送法律、送政策、送体检。

(四)严把安全之关,护航居民安稳生活

推行超前部署工作机制。加强对来年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风险点的综合研判,全面滚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建立特殊时期工作专班,超前制定预案,超前化解风险。完善矛盾多元化解制度。加大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的频次和力度,最大限度将信访群众吸附稳控在属地;建立针对重点人员的多方参与的专家团研判工作机制,依法科学制定化解方案。抓牢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定,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责任体系建设,加大区域内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有效防控安全事故“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