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虹桥街道紧紧围绕全区“四个年”行动,聚焦“投身百日竞赛争当紫琅干将”行动,大力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中,拓展思路抓成效,创新载体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进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经济稳”的步伐难中求进
双招双引积蓄动能。以“双招双引突破年”为抓手,紧盯招商引资“第一增量”,外出招商8次,洽谈项目30余个,储备招商信息50余条。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米一阳、思麦特、丽都家具等区(市)考项目3.8个;宏卓电子、耀印造科技、感时科技等科创项目6个;锦煊桦能源、可阔文化、润步计算机等楼宇项目12.5个;完成富金森项目外资到账90万美元。积极促动辖区载体盘活,打造徐商众创、动力+两家众创空间载体,其中动力+众创空间在市考核得分中居首位,预计年底将过省级认定。经济运行艰难前行。1-9月完成批发业营业收入32.86亿,增幅-13.6%;完成零售业营业收入1.6亿,增幅-10.5%;完成餐饮业营业收入3094万元,增幅-7%;完成餐饮业营业收入171万元,增幅-28.9%。完成服务业营业收入4.576亿元,增幅-8.4%。截至年底,将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个,新增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8个,新增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4个。科技人才持续突破。全年摸排高企拟申报近20家,完成有效申报11家,其中新申报高企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6家。1-9月累计上报研发投入5575万元。摸排海外人才信息近30条,完成海外人才有效申报17个,其中高质量海外人才5个。
(二)“环境美”的城市建管再提升
建设项目效果显著。扎实推进虹桥新村等3个老小区4个标段82个幢楼的改造工程,共拆除违建580余处。11月底完成朝霞路、虹桥公园路西段等2条“最美回家路”建设。协调三网公司完成辖区所有楼幢整治。已设置1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另31个点位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新增电瓶车充电棚安装点位76个。城市更新建管齐进。虹桥医院及周边地块已完成拆除,年底前完成土地出让。二纺机地块已完成签约二纺机集团和崇川区堤防涵闸管理处两家非居。文峰饭店集团有限公司、建工集团、文峰街道光明村集体资产房及其租赁户在持续洽谈攻坚中。基本完成二纺机园区内55家租赁户的清租及部分搬迁工作,45户民居有序开展置换新房相关意见征询工作。长效管理焕发新貌。积极稳妥推进旧改小区物业管理引入工程,除个别暂不具备封闭条件的以外,均已实现物业管理覆盖,并通过民主选举在11个社区成立物业服务社,切实解决居民生活各方面问题。进一步完善文明长效内部巡查、考评、闭环整改工作机制,围绕区双周考核、双月攻坚、季度个性化考核指标以及桃坞路及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整治。
(三)“民生实”的成果更加丰硕
救助事业保障底线。预计全年发放低保救助金80余万元,发放慈善救助金约20万元,发放残疾补助资金约70万元,发放尊老金津贴资金260万,发放殡葬补贴100万元。劳动保障持续改善。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全年共举办及参与专场招聘会8场,打造社区医疗保障服务点,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共计30名,多渠道促进就业。全年共受理劳资纠纷70起,为劳动者讨回各项欠薪300万元,按期结案率达到100%。基层治理更添活力。邻里建设多元丰富,常态化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引导居民由“旁观者”变为“主导者”和“参与者”。聘请濠风尚社会组织定向孵化虹南社区治理型社会组织、桃坞社区青年志愿者2家本土社会组织,为辖区组织赋势能、添活力。高标准打造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承办全市退役军人系统下半年工作推进会。
(四)“平安红”的名片更加靓丽。
织密群防群控网络。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优化调整微网格数量,由920个微网格调整为432个。建立了部门联管员队伍,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打造虹桥特色的“双中心”运行模式新品牌。专项工作重点关注。重点化解积案池中信访件,化解2022年积案件12件,总化解率63.16%;2023年积案件1件,化解率100%。完成排查在册重点人员33人,涉稳群体5件,全力保障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9个特殊人群稳定可控。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对6个重点领域12个项目进行排查,共排查隐患496条并限期整改。全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排除虹桥新村顶楼多处违建加层建筑、鼎典商坊南侧顶层处部分龙骨锈蚀外露等重大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