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党群条线将深入贯彻落实区“两会”精神,紧扣区“聚力四个年 提升首位度”的要求,从如何作贡献、如何做示范、如何创特色三个方面来思考谋划党建工作。
一、明确2022年工作目标
2022年,我们明确了1个总目标和3个分目标。1个总目标是“争当排头兵 提升知名度”,2022年党群办将力争跨入全区党建工作第一方阵。3个分目标涵盖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群团三个领域。
在党的建设方面,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持续全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从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提升协同治理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区域发展的效能,让“党建”工作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在宣传思想文化方面,我们将聚焦“守、建、创”三字核心,即,守住底线强化理论武装、健全制度规范舆论引导、创新思路提升文明程度,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调更鲜明、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在群团工作方面,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积极探索共建模式,进一步加深党群组织间在主题活动、教育培训、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对接和资源共享,团结各方力量,努力做到凝聚人心,汇聚能量,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二、重点亮点工作及推进举措
2022年,我们将坚持“聚焦重点、落到实点、创出亮点”的总基调,排定党建重点亮点项目3大类、宣传思想文化重点亮点4大类、群团重点亮点6大类。
一是“三个注重”做亮党建工作。亮点一:注重区域党建提质。具体举措:不断完善区域党建架构,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基础上,向下延伸构建网格“大支部”。围绕“党性提升、基层治理、红色文化、主题联动”4个主题,以优秀项目的延续、难点项目的攻坚、特色项目的创新为思路,排定2022年区域双向功能项目。坚持“一区域一特色”,推进社区“大党委”工作,打造“有温暖、有聚力、有服务”的楼宇综合服务站,实施“一支部一项目”,为网格“大支部”多方链接资源,不断提升网格治理、服务功能。亮点二:注重激发党员活力。具体措施:健全完善“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邻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架构,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有形有效“双覆盖”。深入实践“党员五色管理”,创新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打造一社区一党员教育管理特色,不断提升组织活动的凝聚力。亮点三:注重社会组织党建品牌长亮。具体措施:不断丰富“爱·益行”党建品牌内涵,针对社会组织运行情况,有针对开展党建品牌提炼、党务能力提升和党员结构优化。计划在3家社会组织培育新品牌,7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优,促进党建品牌的特色盆景向全域风景转变。实施“社区公益园”计划,开展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评星计划,力争在年底评选十个“五星级”项目,获评“三星级”及以上的项目数占总数的60%以上。获评星级项目的社会组织将优先获得下一年度的党建资金支持。
二是“四个提升”做亮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亮点一:做“深”理论武装,提升理想信念。具体举措:围绕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壮大街道“奋进新青年”理论宣讲队伍,加强各基层党组织的宣讲力度,把理论宣讲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宣讲资料库,深化街道班子理论研究,争取在党报党刊上能刊登署名文章。坚持用“政治标准”“百姓情怀”“群众语言”,扎实做好理论宣讲,提升理论宣讲大众化、分众化水平,让党的先进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亮点二:做“实”阵地建设,提升宣传功能。具体举措:优化现有阵地资源,大力推动“六个一”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五个有”标准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动志愿服务、阅读等公共空间建设的数量和品质双提升。推动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科学普及等优质资源有效配送,向群众讲好精神文明故事,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持 网上正面引导与线下有效管控相结合,围绕党的二十大,营造风清气正网格环境,培育健康向上网格文化。亮点三:做“热”主题宣传,提升对外形象。具体举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重点、创新形式,统筹开展新闻宣传、网上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和城市宣传,大力提升五个街区建设的“显示度、美誉度”。坚持“三贴近”原则,围绕民生改善、老小区改造、学习教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主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在网络宣传方面,充分发挥新闻联络员和网评员作用,形成社会舆情、新闻线索上报的组织网络,形成宣传新城桥的良好态势。亮点四:做“高”各类创建,提升文明程度。具体举措:瞄准全区一流和全省有影响的定位要求,在文明长效管理城市,培树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江苏好人,创作文艺精品等方面力争再出佳绩。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出“新风桥——社会文明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大力推广辖区“好人”事迹。做好2022年区“最美人物”先进典型报送工作,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最美邻里等创建,选树培育文明新风典型。
三是“共建共融”做亮群团工作。将群团工作与党建中心工作、主题活动有效融合,形成党群共建合力。发展工会融合作用,创新八大群体的建会模式,扩大关爱联盟阳光服务站行列,为职工排忧解难。持续关爱妇女儿童。提档升级“三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重视心理建康教育,建好“心晴工作站”。探索服务青年新路径,创新活动形式,依托“联青服务站”“青年学习社”“青年之家”等品牌活动的打造,推动青年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拓宽“五老”服务渠道,打造欣欣然少先队微直播平台。实现老干部工作新作为,放大老干部的整体优势和功能,挖掘先进典型人物,持续做好正面宣传工作,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谱写政协统战事业新篇章,做好政协换届相关工作,凝聚委员力量,深化“爱心委员”品牌建设,聚焦重点,形成推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汇聚统战同心合力,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计划规模,夯实基础,狠抓创新,紧盯难点,全力突破。做好侨联、文联工作,融合开展活动,提升相关稿件报送的质量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