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清醒看到:街道拆迁扫尾压力空前巨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生态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信访积案化解任务繁重,重点领域群体性矛盾隐患仍然存在;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底线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在2023年将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在经济工作上持续发力。把经济工作作为加快秦灶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积极创新项目招引思路,顶格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创优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突出重心增后劲。通过点对点”叩门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同时突破思维定式,创新在资源、能源、环境紧约条件下项目招引的体制机制,既聚力招引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也积极招引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项目,加速形成“引入一批、落地一批、转化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格局。加快接轨北上广优势辐射、集聚人才,使人才与产业形成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二是突出载体提效能。做细做实基础工作,及时录入楼宇企业的新增、退出情况,熟悉楼宇空置情况,为下一步招引企业入驻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着力发挥楼宇招商载体功能,按照“一楼一品”原则,充分发挥辖区内品牌楼宇和知名企业资源和优势,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楼宇,不断提升辖区内楼宇的税收贡献率、楼宇去化率。三是优化服务谋发展。持续落实好“首席服务员”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及时掌握辖区企业运行现状,因地制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建立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降低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制度化开展街道商会活动,牢固同企业家情感纽带,坚持守诺践诺,为更多企业家朋友留商、招商、引商,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秦灶样板。
(二)在城市建管上竭尽全力。始终握持“城建招引双第一”强大信心,以雷厉风行的效率、坚忍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的精神,做到形象更新、市容更靓、环境更宜居。一是全力以赴打好征收搬迁攻坚战。提早谋划年度征收搬迁任务,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对一些“硬骨头”地块和疑难户,“一户一策”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拆迁方案,合力攻坚,务求突破。大力推进沪渝蓉(北沿江)高铁项目民、非居征收搬迁工作,保障高铁工程顺利实施。二是全力以赴打好文明长效持久战。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推动主次干道、背街后巷、居民小区、市场市容管理秩序常态化。针对长效管理中易反弹回潮问题,开展由点到面的拉网式、穿透式排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反复“回头看”,确保无死角、无遗漏。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强化执法巡查,深入清违整治,对新增违建零容忍,快处置。严格规范渣土管理,杜绝任意倾倒、抛洒行为的发生。三是全力以赴打好水韵生态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督促企业落实臭氧管控期间错峰生产,持续推进扬尘管控、VOCs综合治理、秸秆禁烧等各类涉气治理工作。开展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力争沿街商铺“小散乱”、公建庭院“散乱污”等问题全面完成整改。要加大河道整治力度,突出推进苏家港西段整治工程施工,强化排口摸排,严查晴天排水现象,切实将河长的“管、治、保”责任落到实处。
(三)在保障民生上悉心毕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普惠民生,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一是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就业创业,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技能培训,落实政策帮扶、提升就业竞争力、力促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聚焦资源资产盘活工作目标,推进农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工作。二是织密民生保障网络。重点关心低保低收入人群、无业人群、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残疾人群等特殊群体,用好低保、特困、专项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大力推进“博爱家园”等慈善公益项目,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好社区残疾人之家、儿童“关爱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惠民阵地作用,更好地为辖区内居民服务。有序优化劳资关系,重点关注在建工程、装饰装修公司、邮政快递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维护辖区用工环境和谐稳定。三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好网格队伍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脚步留在群众家门口,把口碑树在群众心坎上。强化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作用,聚焦发展堵点、民生焦点、治理难点,创新打造一批富有实效的应用场景。持续做好群众诉求事项办理工作,不断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啄木鸟”民生服务互动平台工单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区域内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在守牢底线上不遗余力。时刻守牢三条底线,是保证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始终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板、压紧压实信访维稳责任、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一是严守疫情防控底线。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压实压牢“四方”责任。持续抓好重点地区来崇返崇人员排查管控,规范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加强公共场所场所常态化措施监督检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随时做好应战准备,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二是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聚焦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做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完善细化各类联动应急预案,坚决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严守社会稳定底线。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好领导接访、领导包案、信访联席会等制度,及时会商研判处置各类隐患、苗头性问题。扎实开展城建等重点领域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充分运用“一核三所+”矛盾调处机制,高质高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持续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处置,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解决在未发之时,严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