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区人社局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崇川区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3-10-11 09:26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聚力“四个年”为抓手,坚决扛好“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职责使命,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力稳岗拓岗,就业局势稳定向好。一是多方挖潜增加就业岗位。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1.8万人,新增就业参保9500人,13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0场,“云就业”直播招聘会122场,发布就业岗位2.64万个。二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上半年新增创业1963人,申请个人富民担保贷款795万元,发放创业类补贴10.6万元,扶持优质创业载体50家。三是强化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建设崇川区“快就业”线上零工服务平台和线下零工市场,建成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0个劳务基地。四是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共开展阶梯性培训5254人次,涵盖23个职业工种。

(二)完善社保体系,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着力推动城乡居保参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稳步提高,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城乡居保参保缴费3393人次,征缴1915.7万元,目前享受基础养老金人员每人每月294元。

(三)建设人才高地,赋能发展强劲有力。牵头出台《崇川区人口导入工程“十大项目”实施方案》,紧扣招引人、培养人、承载人、服务人,加速主城区人口集聚。截止6月底全区共引进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5685人,新增留学回国人员65人,新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9人,4606人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四)规范人事管理,创造活力充分涌现。持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岗位设置动态调整制度,上半年完成全区59家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组织人事考试6000多人次,招录编外辅助人员37名、国企工作人员19名。

(五)构建和谐关系,维护稳定扎实有效。一是打造人社“云”系列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品牌,成功培育7家省级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二是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全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截至目前已为689名劳动者追讨工资369万元。三是提升争议仲裁调解效能。构建多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以柔性方式最大限度化解劳动争议,上半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94.59%,调解成功率70.27%。

二、存在问题

(一)就业创业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一是企业空岗排查还没有做到全覆盖。目前能够及时动态采集规上企业空岗信息,但对于全区22万经济个体,空岗排查力度不够。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种较少,以服务类为主,不能完全满足劳动者技能提升和辖区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创业奖励补贴政策覆盖面还不够广,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依然面临一定挑战。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平台用工、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关系兴起,网约车、外卖配送、网络直播等新类型案件大量出现,部分劳动者与用工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模糊,产生纠纷时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存在困惑,处理难度大,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入推进人口导入十大工程项目。一是持续推进驻外招工引才工作站建设,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引才难问题。二是加大在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崇力度,抓住高校毕业生秋招黄金期,走进高职院校,宣传崇川区高校毕业生引才政策,促进在通高职院校毕业生留在崇川。三是提升崇川零工市场线上平台和线下驿站服务效能,方便零工求职者及时获取职位信息。

2、多点发力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一是筑牢就业帮扶底线,“一对一”建立就业援助档案,提供全链条精准化就业服务。二是结合创新创业“百千万”工程,开展系列创业活动,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帮助初创企业稳步发展。三是拓展技能培训工种,开展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电子商务师等新职业工种培训,扶持一批电商人才就业创业。

3、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建立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报酬纠纷快速协调处理机制,充分维护从业者的权益。二是探索建立新一代全区劳动关系预警监测系统,深化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体检中心”建设。三是构建商圈和谐劳动关系“微循环”体系,建立起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监察执法、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法律体检”、劳动关系预警监测于一体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驿站”群,实现服务企业、职工“零距离”,确保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