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年,高新区将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好沪通大桥等各项发展利好,不断放大沪通合作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园区;充分运用好各类政策优势,加强科技和人才引进,创建科技园区;充分运用好机构设置等转型时机,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建设高效园区。
在工作重点上,将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科技引领原则,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进入全市高新区第一方阵和全省高新区前列为目标,从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发展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实现产城人的有机融合,建设“强富美高”新市北。
(一)项目建设方面。一是加快项目招引。围绕智能驾驶、集成电路、5G通讯,实行补链、强链、扩链招商,全力打造智能驾驶、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项目信息库建设,强化项目招引和储备,二是加强产业研究。紧密围绕主导产业,邀请专业研究机构,整合现有资源要素,积极谋划区域范围内招商未来主攻方向和发展布局,形成适合高新区的招商策略;引导招商全员参与产业研究,并结合专业机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际,深化各自条线产业研究成果,推动对产业领域的精通。三是加快板块建设。依托华润万象城、圆融堤调辐射带动,加快北大街商圈的集聚和成熟;助力二次招商,加大引进科技研发类项目,提升总部园楼宇入驻率和入驻企业层级。依托南通科学工业园区、南通综合物流园,打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双百亿级产业地标。
(二)科技创新方面。一是加快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建设自主研发平台的积极性。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市、区科技局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对接活动,主动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帮助解决技术难点、痛点,着力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和科创项目,并为企业申报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实务操作培训。三是加快人才引进。充分应用好市、区各类人才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更多地引入高层次人才,优化企业员工结构、提升人才层次。
(三)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完善机构职能。借助机构设置机遇,从有利于更专业高效地开展工作出发,理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高新区相关职能设置。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团队建设,专业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有担当的干部队伍;通过岗位轮换、外出交流,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为高新区高效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重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土地收储出让等热点岗位,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确保高新区干部队伍“零违法、零违纪”,能干事、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