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现予公开发布《2019年度崇川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概述
2019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省和南通市要求,对照《南通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不断加大政务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力度,重点围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重大改革事项落到实处、供需结构优化升级、民生保障持续改善、风险防范和市场稳定等方面的重点,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主动公开为根本,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今年以来,区政府通过网站、公开栏等途径主动公开信息12127条,公开信息数同比去年增长30%以上。其中,行政权力清单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信息公开、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信息达2800余条。
(二)以网站集约化为契机,做好栏目日常保障。按照市网站集约化的要求,对照推进集约化的相关方案,我区深入推进网站集约化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机制。对原先各部门报送、政府办统一审核的信息报送更新机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合集约化管理的要求,把一般信息的报送审核权下放给各个街道和部门,建立起“政府扎口、部门负责”的条线集约更新机制,有力的减少了多层级审批的冗余,改变了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的工作局面。明晰部门职责。对每个信息报送部门建立独立的报送端口,由本部门负责所报送信息内容的审核和规范,同时把五公开和重点领域公开等政务公开项目进行逐一梳理,对照各部门工作职责,把部门信息公开栏目与相关子项目进行逐一对应,最后实现同步输入,使部门信息报送的同时也能实现重点领域公开内容的报送。扩大公开事项。结合网站集约化的契机,对照市下发五公开及重点领域公开目录名单,结合崇川实际,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公开项目和公开内容,进一步扩大公开事项。其中解读回应新开设了新闻发布会、答问知识库栏目,实现了每月更新;重点领域板块新增了房屋征收和安全生产两个栏目,便于群众查询房屋征收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例法规。
(三)以巡查整改为抓手,强化网站动态更新。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把迎接国办对全国政府网站开展常态化监测作为工作的中心,严格对照《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指标体系》抓好日常巡查、整改工作。一丝不苟抓好整改。针对省、市网站巡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落实整改时间和举措,在市大数据局的关心指导下,不折不扣地整改到位。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在抓好各级通报中涉及到的问题整改的同时,结合我区实际,对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查找其他方面存的问题。建章立制加强巡查。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工作要求,我办在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的同时,通过聘请专业监测公司严格对照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指标要求,加强对门户网站的日常巡查。对于巡查出来的保障不力的街道、部门在全区进行公开通报,并专人督促整改,查漏补缺,确保整改到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数量。全市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5000余条,崇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访问量近128万人次。
(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一是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信息12127条。二是12345市长热线。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全年受理群众有效来电近6.7万个,依规处置有效信件682件。三是市长信箱。全年受理市长信箱800余件,并按时、按规处理完成。四是依申请公开。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526件。
(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在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方面:2018年共完成招标项目256件,成交总额2.78亿元,节约交易资金5055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156件,成交金额1.0245亿元,节约交易资金0.31亿元。政府采购项目100件,成交金额1.7555亿元,节约交易资金0.1955亿元。分散采购22件,产权交易25件,房屋拆迁23件,国有资产招租10件。对《南通市崇川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进行修改,删除部分不适用条款,增加开标、评标、定标环节的分值。持续推进招投标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遏制和打击串标围标行为,增加对不良行为主体的处理力度。
在政务服务信息公开方面:区行政审批局22个子项72个业务项全部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展示,全部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占比100%。
在预决算信息公开方面:链接到“江苏省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全年公开预决算公开管理文件3条,重大财税制度、政府预算、政府调整预算、政府决算、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清单等政府预决算信息16条,部门预算、部门决算、专项资金、资产、绩效等部门预决算信息172条。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执行《预算法》要求,公开及时、内容全面、形式规范,为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依法理财、提升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在经济政策信息公开方面:区发改委通过“中国崇川”门户网站、崇川亿元企业交流微信群、“5125”工业大企业培育微信群等平台,发布或转发《关于推进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江苏省“企业上云”奖补资金补助类项目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三五”港口发展规划的通知》《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金惠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约20件,涉及项目建设、企业培育、转型升级、金融监管、科技创新、劳动就业等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进行解读和释疑,不断扩大政策传播范围,提高政策知晓度,为全区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环保信息公开方面:进一步突出重点,完善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公开了环保年度工作总结及经费预决算,对支部改选情况和相关招投标事宜进行了公开。二是对63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本公开。三是服务承诺公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政策、程序办事,各类事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认真处理各类投诉,做到有诉必查、必果、必复。
在就业创业信息公开方面:区人社局通过崇川人力资源网、“崇川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平台、就业服务大厅自助一体机、公共场所互动信息屏等载体,重点围绕推动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地生效,及时公开符合全区实际的就业创业新政策、援企稳岗政策和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扶持对象、申领条件、申领流程、补贴标准等信息,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项目等申报程序、评审结果等信息。大力度开展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市场全年共举办各类主题招聘会100场,1993家用人单位提供30000多个就业岗位,13200多人(次)进场求职应聘,其中10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专场,423家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4738个就业岗位,“人力资源直通车”举办13场招聘,310家用人单位将5180个就业岗位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在教育信息公开方面:深入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发布、解读涉及招生、教师招考等重要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公开对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信息保密审查等各项工作制度,主动、及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通过教育网站、官方微信、电视台、电台等多种渠道,对教育信息进行公开。 在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35条,在崇川教育网站公开各类通知公告信息299条,办理市长信箱来信32件,12345热线488件。
在市场监管信息公开方面: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公示栏等形式共公示各类信息500余条,其中通过区政府网站公示信息224条,涉及人事、财务、政府采购、工作总结与计划等所有应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专栏(食品药品抽检)公开区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公告9期、区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公告2期。牵头做好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行工作,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指导、“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信息归集,共归集信息4万余条;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将全局400件行政处罚、4000余件食品经营许可、3000余户工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进行公开。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共收到政府依申请公开申请30件,其中邮寄申请13件,网站申请15件,当场申请2件,涉及投诉举报类26件,登记档案查询和行政处罚案卷查询4件。共办结31件(含2017年结转1件),其中依法全部公开22件,部分公开2件,提供查询途径4件,申请人主动撤回3件,全年依申请公开未产生复议和诉讼。
三、依申请公开办理及相关复议、诉讼情况
我区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办理流程,提高办件质量。2018年,全区各行政机关、区属事业单位共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526件,同比增长10.7%,因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共57件,被依法纠错11件,纠错率为2.1%,同比大幅下降。区政府本级全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140件,其中8件延期答复,132件按照《条例》规定,均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未发生因信息公开引发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被纠错情况;共收到市政府办公室转来的依申请公开信息18件,均能依法依规、按时反馈答复意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今年以来我区的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解答和调查征集做的还不够全面,还没有能够达到全面回应群众呼声的程度;个别单位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有些工作还流于形式;全区的政务公开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2020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积极吸取外单位的经验,进一步扩充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手段、深化公开效果、大力加强对外服务窗口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使政务公开工作真正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努力建设廉政、勤政、高效、创新、务实、人民满意的政府机关,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强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等工作制度,督促指导各街道和部门围绕上级有关要求和社会公众关切,主动公开部门重点工作进展、法规公文、财政预决算等信息。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抓手,深化公开力度,确保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公开。进一步完善监督考评制度,组织开展月度专项督查、季度全面检查,努力提升全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常态化、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积极利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热线电话等形式,预测舆情、跟踪热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督促各部门坚持政策性文件与相关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并通过市政府网站同步对外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政策,通过在线访谈、编制图文并茂的小册子、组织政策解读送上门等形式进行深度解读,及时准确传递政策意图。
(三)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围绕网站集约化要求,继续落实每月测评通报制度,对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交流讨论会,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牵头部门依法、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保证重点政府信息公开顺利、及时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