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商务局
2020年商务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1-05-18 17:3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0年商务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崇川区商务局

一、2020年工作回顾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牢牢把握服务业和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主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搞活商贸流通、提升集聚发展水平、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全区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趋势。我局荣获“2020年度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决战“过万亿”先进集体”称号。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18.4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GDP总量的10.15%,占全区GDP总量的68.7%,为全市破万亿做出重要贡献,

2、完成货物进出口额598.4亿元,总量全市第一,考核排名全市第五。

3、完成人均对外投资10.98美元,全市第五。

4、完成人均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9500美元/人,人均值全市排名第一,考核排名全市第四。

5、完成人均高技术产品出口809.8美元,人均值列全市第二,考核排名列全市第三。

6、完成离岸外包执行额11.9亿美元,总量全市第一,目标完成率全市第一。

7、完成新增限上规上企业344家,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完成限上新增企业277家,排名全市第一;完成规上新增企业67家,排名全市第一。

8、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同比增长4.1%,增幅全市第五。

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增幅全市第六;实现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8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增幅全市第八。其中,实现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101%,增幅全市第一。

10、实现邮政业务总量增幅41.3%,增幅全市第三。

(二)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完成经认定的5亿元以上重大服务业项目17个,目标完成率141.7%,目标完成率全市第一。完成投资额89.7亿元,目标完成率299.1%,目标完成率全市第二。新竣工服务业项目51个,竣工率82.3%,排名全市第四。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推进五山森林公园南通花鸟园、海工总部基地等省市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08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37.3亿元。商客通尚景科技总部、中气环境检测中心总部大楼主体竣工,上悦城文旅综合体开业,观音新城商业配套日趋完善;港汇国际土建竣工、运河记忆里主楼封顶,五龙汇商圈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威斯汀酒店、希尔顿酒店等一批国际高端酒店项目,有效提升北大街品牌度和美誉度;中南中心基础施工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中央商务区商务服务辐射能级不断提升。

(三)集聚发展成效初显

2020年南通智慧产业集聚区和南通综合电子商务产业园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至此我区现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5家,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10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南通火车站北物流园先后获评国家优秀物流园、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等殊荣,2018-2019连续两年分获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第一、第二名。2020年10家市级以上重点集聚区,共集聚企业4896家,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税收16亿元,吸纳就业人员5.8万人。

(四)企业培育步伐加快

2020年省、市级创牌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南通市北护理院认定为江苏省养老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乐龄护理院获评省级养老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京源环保获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中远川崎、中集罐箱获省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企业。龙源振华、中集能源装备等3家企业获评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恒安检测、链睿信息2家企业获评市级服务业平台经济示范企业。超数信息、九一网络科技、游加信息科技等3家企业获评市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

(五)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举办促消活动,先后开展“抗疫情、提信心、促消费”幸福购物月、汽车消费促进活动、促流通扩消费竞赛季、“品质生活,苏新消费”购物月活动,发放消费券及补贴1600万,极大提振了消费信心。打造品质街区,鼓励商文旅融合发展,2020年9月,南通丁古角高品位步行街盛装开街,成为全省首批8个高品位步行街试点街区之一,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老字号、名特优等高品质商户纷纷入驻街区。我区主要成效做法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发展夜间经济,研究出台夜经济发展工作方案,以创建“夜崇川·欢乐嗨”品牌为目标,打造崇川特色夜经济活动,激活崇川夜间消费市场。截止目前,举办大小主题活动30余场,其中南大街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在媒体上获得社会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崇川夜经济品牌。探索首店经济。支持小润发RT-mini开设全国首店(已开20家)、罗森开设南通首店(已开14家),丰富社区商业业态;支持八佰伴引进国际名表与时尚轻奢品牌11个,净增销售收入约9890万元。

(六)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崇川区创新线上商务示范中心,助力企业“线上突破”。 “云展览”“云对接”“云签约”,新启用的南通外贸中心线上商务示范中心,为外贸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尼日利亚站南通名品海外、128届广交会等线上活动搭建了线下交流展示平台。在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和展会抓订单保份额的同时,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全市首场外贸转内销专场在崇川区万达商圈成功举办,帮助企业拓宽外贸企业线下、线上销售渠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时,加快推进我区跨境电商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助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区跨境电商企业南通动感服饰、“零压科技”在南通机场顺利通关出货,实现南通首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货物报关出口。

(七)加快楼宇经济发展

我区纳入统计的单体3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共有172幢(3000-5000平方米12幢,5000-10000平方米45幢,10000平方米以上115幢)。10000平方米以上楼宇总建筑面积534.9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面积374.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760家,平均入驻率57%,从业人员约5.8万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农路、江海大道沿线楼宇经济逐步成型,天宝大厦、圆融中心、华润中心、人力资源大厦等一幢幢档次高、功能全、配套好、环境优的楼宇拔地而起,为发展楼宇经济奠定了坚实的载体基础。2020年,国际青创园、圆融中心等8幢楼宇获评星级主题楼宇,我区累计创建市星级主题楼宇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重点楼宇内年应税超亿元企业220家,年纳税超100万元以上企业500家。毕马威、永赢金融租赁等一批优质企业新落户我区重点楼宇。

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无可避免地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容回避:

1.地区竞争比拼日益激烈崇川区发展服务业将面临与其他城市更为激烈的竞争。往南看,同处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苏州姑苏区的高端商务服务业、无锡梁溪区的文旅休闲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优势较为突出。市内看,海门、如东等地近年来相继落户一批总投资超20亿元、50亿元乃至超100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在同等发展条件下,标兵越追越远,追兵越来越近,崇川的服务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挑战。

2.产业结构亟待转型提档。从我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比重偏高,以服务业应税销售额为例,批发零售业应税销售占全区服务业应销售额近七成,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低。楼宇经济空置率偏高,主题特色鲜明的星级亿元楼宇,与苏州、杭州、成都等地相比,数量偏少、产出效益偏低。

3、重大项目支撑后劲不足。目前我区服务业重大项目不多,尤其缺乏具有功能性、基地型、引领型的重特大服务业产业项目。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中,房地产投入比重偏高,高技术服务业投资总量不高、增幅不快等问题较为突出。

4、外贸稳定增长压力加大。我区进出口额对龙头企业依赖程度过大。2020年全区超10亿以上的企业6家,进出口额273.7亿元,占全区进出口额的46%。2021年除通富微电预计增长15%外,川崎、船务、吉宝等船企均有下降,区内企业存量减少、增量不足。近几年,随着主城区功能重新定位,特别是滨江片区、狼山片区业态布局加快调整,来宝谷物、远通货柜、中外运狼山储运等一批进出口贸易活跃的企业陆续停产、搬迁。与此同时,外贸企业招引成效不足,新增外贸企业大多体量较小(去年新增企业213家,进出口额3.9亿元),形成的贸易增量不足以弥补生产型企业外迁流失的进出口额。

二、2021年发展思路及举措

(一)目标任务

    全力完成区委一届二次全委会、区政府工作报告下达的目标任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8%。

——限上企业零售额增幅8.5%。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

——力争税收收入超亿元楼宇5幢、超5亿元楼宇实现零突破。

——外贸进出口总额595亿元,保持正增长。

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争先进位,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力争完成重点指标加压任务: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9.5%。

——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15%。

——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10%。

——限上企业零售额增幅11%。

——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增幅10%。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20%。

——进出口总额增幅7%。

(二)主要举措

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我们将在“促消费、推项目、创品牌、稳外贸”等方面深入研究、精准施策、狠抓落实。

1、提升业态品质,释放消费潜力。

打造特色街区,按照“一街一色,一铺一品”,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完成南大街商圈定位规划定稿,指导片区业态提升。注重商业街区独特性和差异化塑造,丁古角创建省级高品位步行街示范街区通过省级验收,带动我区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区。鼓励社区商业与特色街区融合发展,推动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入社区、进街区,提升街区整体消费基点和水平。发展夜间经济,以创建“夜崇川·欢乐嗨”品牌为契机,支持万达、万象城、陆洪小镇等街区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夜购潮货、夜享文娱、夜品佳肴、夜游崇川、夜习科普、夜健体魄,打造夜间消费中心,激活夜间消费市场。

2、聚焦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以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围绕高品质生活,引进高端商贸服务、高端文旅休闲、高端养老医疗、高端教育等项目落户,在引进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国际一线品牌上实现破题。围绕我区特色和主导产业,瞄准国内500 强、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快速提升我区服务业产业规模和层级。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一条龙”跟踪服务机制,加快狼山国际邮轮港、五龙汇高星级酒店等1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快开工,推进长三角金融信息数据产业基地、中南中心等一批项目快建设,奇妙农场、港汇国际、玖玖广场等一批项目早竣工、早运营。

3、强化品牌意识,特色集聚发展。

一是加快企业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品牌,形成化轻公司、好盈实业企业等百亿元企业为龙头,绵月贸易、千福农业等30亿元企业为重点、文峰大世界、华润医药等10亿元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企业集群。支持九一网络、游加信息等争创市级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引导“两业”融合发展,培育示范性企业3家以上。二是提升楼宇经济水平。以全区楼宇推进会为契机,上线运行新一代楼宇经济平台系统,出台楼宇经济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和扶持政策,开展季度楼宇专题招商推介会,重点关注区内1万平米以上的115幢楼宇,提前规划楼宇业态布局,精心设计楼宇产业定位,引导楼宇专业化发展,加快同类企业向主题楼宇集聚,2021年力争新增楼宇入驻企业1000家以上,全区楼宇去化7.8万平方米,入驻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0%。创成市级星级主题楼宇3-5幢,星级主题楼宇总数增至36幢以上。三是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丁古角街区改造和濠河旅游升级为契机,推进南大街商圈提档升级,促进任港湾、五龙汇滨江片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推进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南通智慧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配套功能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不断提升特色集聚区的吸引力。

4、加快转型步伐,打造外贸核心竞争力。

一要培育新增长点。作为主城区,我们将以南通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为契机,支持外贸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平台优势,发展平台经济新增长点。依托南通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总体发展规划,细化崇川区跨境电商工作站各项政策实施细则,统一政策执行标准,保证配套扶持资金及时到位,让企业真正享受到相应的电商政策红利。力争跨境电商海关出口额全市第一。二要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区进出口亿元以上企业52家,进出口额379.2亿元,占全区进出口额63.4%。2021年,我们将全力稳住中远川崎、通富微电、化工轻工、醋酸纤维等重点进口企业,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进出口份额。同时关注中小外贸企业、外贸集聚园区,挖掘通过外地代理报关的贸易公司和快递直邮的跨境电商企业,引导企业数据回流、应统尽统。三要做强外贸集聚区崇川区作为南通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工作站之一,主要以南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核心,以南通外贸中心和南通综合物流园为两翼,致力于打造功能完备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新模式。2020年,南通外贸中心65家企业出口7.9亿元,同比增长243.5%,成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样板。2021年,我们将聚焦企业培育、项目招引、功能完善等关键点,努力新增外贸新业态企业15家、培育电商标杆企业5家、集聚电商配套企业10家、组织电商活动4次,创建外贸主题楼宇,不断放大外贸集聚区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