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投资促进局
2024年区投促局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来源: 崇川区投促局 发布时间:2025-01-09 15:00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崇川区投资促进局聚焦“双招双引提质年”,紧密围绕年度目标,精心规划,协同作战,推动了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迈向新台阶,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一)新签约重大项目情况。市认定签约注册市考重大项目50个,总投资超390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6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4个。

(二)实际使用外资情况。实现外资到账1.024亿美元,其中高技术外资占比超75%。

二、重点工作举措

(一)优化机制助推项目落地。坚持重大项目快速研判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重大产业项目研判会19次、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13次,碳化硅设备及新材料制造项目、小型化医疗影像设备生产基地项目、船舶动力系统零部件制造及海工配套产业项目等34个项目通过会议讨论,其中19个项目已签约落。

(二)强化培训提升能力。今年以来,我区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广泛邀请资深专家、一线资深招商带头人,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招商人员的综合能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次招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和“百日竞赛”招商技能大比武,通过理论与实战演练结合,讲好崇川故事,锻造尖刀招商团队,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招引渠道再拓展。坚定不移推动“走出去”招商,灵活运用推介会恳谈会、小分队精准招商等多种形式,精准对接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招商渠道。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20余次,组织开展“南通崇川(上海)投资环境推介会、南通崇川(苏南)投资环境推介会、南通崇川(巴黎)投资环境推介会、南通崇川(深圳)投资环境推介会、2024北京央企恳谈会”等特色招商活动,进一步打响了崇川品牌。

(四)多措并举强化“利用外资”。建立重点外资项目进展情况日报制度,紧盯拟到账项目进展,好汉骑科技、思达歌等外资项目今年实现持续到帐;加强企业服务。借助“首席服务员”制度,深挖企业需求,服务存量企业做好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上半年圣崴科技已完成增资并实现外资到账,同时加强对中再生、天虹等有增资可能企业的服务,争取实现增资扩股;细致研究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在招引项目和企业注册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今年全区高技术产业引资表现突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75%

三、存在问题

(一)重大项目招引有待进一步强化。全区签约注册的制造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中具有真正引领性的项目还偏少,特别是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行业引领性强、知名度高的龙头项目较少。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旗舰龙头型企业项目信息严重不足,当前全区在手在谈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仅2个。

(二)外资到账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实现外资到账1.024亿美元,完成市考指标的32%,距离市考目标3.18亿美元有较大差距。园区区考全年指标各为1.3亿美元,三个园区均未完成序时目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5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仍面临较大挑战,我局将科学谋划,创新方式,夯实举措,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招引质效,打造崇川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一)优化方式强链条。一是做实产业链招商。推动传统产业“强链”,针对传统加工、组装、制造等低价值产业环节,加大研发设计、系统总包、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企业的招引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补链”,针对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短板弱项,积极发挥通富微电、中集等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链招商的多个方面系统谋划,构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未来产业“建链”,绘制好重点发展未来产业的产业图谱。围绕核心产业(企业),抢抓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的招引,多种形式定向招引上下游优势企业,辐射延伸开展产业招商。推动区域产业“稳链”,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政府采购、鼓励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等方式,分级分类做好链式服务,注重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等配套项目的招引。二是开拓场景招商。要以“智改数转”为抓手、应用场景为牵引、重大产业项目示范为支撑,依托新能源、数字交通、低空巡检等特色场景,着力储能、大数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项目,不断扩大场景优势。要发挥核心城区业态丰富、消费能级较高的优势,积极引进精致餐饮、顶流饮品旗舰店等集聚人气的项目。三是鼓励基金招商。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志成实体经济发展,为引进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

(二)拓展渠道抓招引。一是搭建招商推介平台。“2+3+N”系列招商活动:全年在崇川举办 2 场招商大会,2025 崇川区服务业发展大会和 2025 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深圳、苏南举办 3 场投资环境推介会;举办 N 场特色专题招商活动,例如建立上海崇川城市会客厅,举办北京崇川央企恳谈会等,不断扩大在华东地区重点产业集群“朋友圈”影响力。二是加强与企业组织的联动,进一步调动企业主体参与招商的积极性。探索建立“招朋引伴”奖励机制,健全联合降本增效促进机制,激发“以商引商”的源动力。加强品牌培育,加大对“链主”“龙头”企业宣传推介力度,增强“以商引商”的吸附力。三是加大央企招引力度。把握当前央企招商的绝佳时机,与崇川区内央企链上的企业共同组成招商小分队,深度对接目标央企相关部门,掌握其投资布局信息,挖掘投资意向,强化产业链供需对接,力争把崇川列入央企项目的投资计划。

(三)练好内功强实效。一是强化培训赋能。联合专业机构,分级分层分行业开展专业化、实战式、互动式、比拼式招商培训,为干部“充电”赋能。全年开展招商技能大比武1次,按季度开展全区范围招商培训4次,按月由各部门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兴服务业等开展精品化、小班化主题招商培训12次,最终实现“1+4+12”培训、演练全覆盖,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强、拼劲足、视野广、服务优的招商铁军。二是聚焦助企服务。发挥“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定期走访对接辖区重点企业,以政策关怀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吸引更多高质量企业来崇川投资兴业。三是优化项目论证、落地机制,以项目落地的“加速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提速。优化重大产业项目研判、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合研判评审流程机制,在准入环节把好项目评审关,切实把好项目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