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投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招商引资突破年”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度“双招双引”既定任务目标,在全区营造“招大商、大招商”的浓厚氛围。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1.新签约重特大项目情况。2023年,全区新签约注册市考重特大项目49个,总投资351.9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8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1个),均完成市考任务目标。
2.实际使用外资情况。2023年,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完成数2.31亿美元,指标完成率60.7%,预计高质量考核排名前三。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完成数8299万美元,预计高质量考核排名前三。
二、工作举措
1.高水平打造“利用外资”新质态。一是积极拓宽外资招引渠道。围绕区内500强企业布局,充分发挥外企信息渠道。立足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定期走访调研泰科电子、中巽智能等外资企业,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持续攻坚在手在谈重大外资项目,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我区高水平外资招引信息平台,形成外资项目招引新合力。二是打通外资私募基金招引途径。我区不断强化QFLP试点项目招引,以基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外商投资企业通道,引导外资私募基金投向我区实体经济。江苏泽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落户,到账1000万美元;南通合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注册登记,目前已到账800万美元。三是培育“利用外资”增长极。定期对外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等“保姆式”服务,引导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加大高端制造、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招引力度,加强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和外资管理应用类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招引。
2.高质量打好“项目招引”组合拳。累计完成新签约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9个、总投资超35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20亿元以上4个;相继落户一批世界500强、央企、国家高新技术、省市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项目。一是聚焦重点精准出击。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实施精准科学决策,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性。主攻重点产业招引,立足我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等专业咨询机构合作,为重点产业招商明确方向。立足细分领域,深入分析上、中、下游关联产业及相关企业,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主攻重点项目招引,坚持把制造业项目作为招引的重中之重,瞄准行业龙头、跨国公司、世界500强,聚力突破一批具有补链延链强链作用的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坚持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坚持以科技招商带动科创项目落地,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人才集聚多的科创项目。主攻重点区域招引。继续强化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驻点招商,抢抓上海、苏南产业溢出机遇,力促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境外按照“深耕日韩、提升港澳台、突破欧美”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招商团组+驻外代表处”协同效应。二是重点实施活动招商。前三季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累计赴市外招商74天,各园区、街道领导开展重点招商活动470余次。境外主要赴日本、新加坡、丹麦、奥地利、德国、瑞典等国家,成功举行崇川—新加坡投资合作恳谈会等活动,拜会外资重点企业,达成了一批投资意向。境内先后赴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举办推介会、恳谈会和点队点、小分队拜访相结合的重点招商活动。前三季度,全区组织开展2023年崇川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丝路之源 智汇崇川”南通市崇川区双招双引推介会(西安)、南通市崇川区现代服务业暨楼宇经济投资环境推介会(福州站)等主题推介活动。签约了一批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较高的重点产业项目,为崇川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三是创新项目招引模式。推动产业基金赋能招引我局积极配合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扶持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我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企业赋能招引。区国有企业下属公司——南通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参与项目招引,与金鹤米程莱农业公司合作参股,推动项目落地。我局正全力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等同类项目洽谈,争取早签约、早注册。推动组建崇川异地商会。梳理全区在外人才资源库,先后组建上海、苏州、北京异地商会,充分发挥商会作用,不断提升“双招双引”质量水平。联合举办“崇沪一家亲 共话桑梓情”崇川在沪企业家商会“故里行”等活动,充分调动崇川在外企业家商会资源,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
3.高效率优化“项目服务”新模式。一是制定出台招商引资方案。上半年,我局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2023年崇川区持续聚力“双招双引突破年”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我区双招双引主攻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等,切实提升有效性和长期性。二是坚持重大项目研判制度。全年组织召开重大产业项目研判会14次、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10次,讨论通过27个项目,通过集体决策,部门协同,一批高质量项目通过会议论证。三是落实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我局牵头组织实施,部门板块人员组建专班,实行抓早抓实,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了解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安排专人指导,对办事流程及相关政策给予详细解读,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三、存在问题
2023年,我局在双招双引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招引重特大项目偏少。今年新招引落地的重大项目中,缺少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旗舰型、引领型项目,特别是总投资50亿元以上重特大高端制造业项目,尚未实现“零”突破。二是外资到账未达序时目标。三大园区外资到账率不高,全年完成外资到账2.31亿美元,距离全年目标任务缺口较大。三是招商队伍建设有待强化。全区招商人员专业化知识储备不足,对项目综合研判水平和发展前景认识把握不准。开拓进取精神、主动思考等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2024年工作谋划
2024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仍面临较大挑战,我局将科学谋划,创新方式,夯实举措,不断打造崇川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1.进一步运用“产业招引”战略思维。始终瞄准国家战略方向和崇川产业需求,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招商。重点聚焦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泰科电子、格陆博等现有企业为牵引,强化电机电控、储能设备、动力电池等项目招引集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对照崇川2345产业名录“按图索骥”,把符合我区产业链需要的好企业招过来,把现有企业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引进来,实现全区产业链互补、互促。加快招引有利于我区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战新产业协同发展的科创研发、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项目,在产业协作、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全区产业跨越式发展。
2.进一步聚焦“双招双引”平台打造。一是不断拓宽招商路径。立足我区优势和发展实际,围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创链建链、稳链固链、强链补链文章。用好基金杠杆撬动产业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园区平台、国有资本等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不断完善引导基金体系。实施以中介招商、招商大使、招商顾问等为重点的招商合作计划,深化互动合作。发挥通籍在外能人优势,做好“通才返通”文章,鼓励市外招引项目和南通本土企业积极开展“以商引商”。二是筹办各类招商活动。增加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南等重点地区招商活动频次,高标准筹备一批精准化招商对接会,放大招商活动平台“强磁场”效应。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展会,主动开展高端对接洽谈,全方位对外展示崇川投资环境。三是全周期抓好项目推进。优化项目服务,做到“一项目一专班、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清单”,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提供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以考核“指挥棒”确保工作成效,把结果考核和过程评估有效结合,力促各板块间比出压力、比出动力、比出实效。
3.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能力水平。紧紧围绕重大外资项目招引,协同推进,确保实效。一是抓精准招商筹划明年。加大对高技术产业项目招引,把“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有机融合,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招引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投资机制。围绕产业链,加大高端制造环节、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招引力度。强化重大项目招引,加强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招引,做好汽车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招引工作。二是培育利用外资增长极。重点推动泰科电子上下游等一批外资制造业项目招引,引进一批战略性、带动性强的产业外资项目。借助QFLP基金率先设立的先发优势,着力引导境外资金投向本地实体项目,进一步扩大基金实缴出资。三抓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进一步完善领导挂钩、“首席服务员”机制,通过走访辖区内企业,了解企业外资并购、外资增资扩股或扩大产能的可能性,推动存量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全面排查辖区内已注册但未全额到账的项目,尤其是制造业项目,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