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市、区防疫指挥部部署,强化防疫物资生产和供应调度,慎始如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力促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常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守住主城区疫情防控“安全岛”作出天生贡献。虽然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多,挑战比想象大,但在辖区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成效比预期好,在较好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
一、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搬迁腾地取得新突破。成立征收搬迁与征地安置攻坚指挥部,倒排节点、挂图作战,以周例会保月推进、季考核,为安置房建设、工程建设和项目推进早日扫清障碍。全年完成22户扫尾任务, 556户民居搬迁任务,以及430余户安置。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建立村(社区)生态环保网格化巡查监管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开展“654”扬尘整治、秸秆禁烧等大气治理攻坚专项行动,全年巡查渣土车500余次,处理扬尘类案件31起,完成重点企业粉尘在线监测系统、79家企业食堂油烟净化器安装,协助做好华能电厂2号机组关停工作,60项大气交办件全部整改销号到位。落实巡河制度,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达2500余批次,全面排查并动态监测63条河道水质和小区雨污分流情况,做好“四位一体”河道保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溯源整改。配合开发区完成港闸河等8条河道整治工程。辖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显著改善,河长制和污染防治攻坚季度、年度考核保持全区前列。城市面貌得到新改善。常态化开展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拆违控违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整治流动摊点2000余次,在港邻荟周边打造“湖畔夜市”,合理疏导流动摊点;清拖大型车辆近300辆,提升大型车辆停车场硬件设施,规范停车场管理,大型车辆乱停放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坚持新增违法建设坚决拆除、历史违法建设逐步拆除,全年拆除违建60余处,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围绕全国文明城市迎查,积极开展各项整治行动,10天内完成65家无证废品收购站整治,清理场地13310平方米,拆除违建18家,面积1310平方米,市容市貌得到显著提升。创文工作被上级充分肯定,荣获全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集体三等功。
二、发展环境更加稳定。矛盾、积案有效压降。对辖区内不稳定因素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了结。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年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06件,未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或上访事件。成功化解信访积案33件,区街分设后未出现一起进京越级访,辖区情况基本稳定。综治法治持续巩固。研究探索建立专属网格与综合网格信息互通、联动共建机制,逐步完善全要素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持续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组织专题学习20余场,核实并处理线索20条,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宣传工作,结合特殊敏感时段开展“宪法”“民法典”等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场,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坚定不移践行安全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完善。研究制定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建立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持续夯实。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安全领域“一岗双责”,管行业就要管安全,定期赴企业、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开展。外包服务单位、属地村查、街道条线查三结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开展4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自查普查工作,排查出安全隐患909处,目前隐患基本已整改到位。
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保障进一步完善。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和低保对象的全面核查及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向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各类特殊人群发放补助。成立街道日间照料中心、龙湖佳苑社区长者驿家,为1444位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2755位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积极开展各类慈善志愿服务活动、“期颐同庆”重阳节主题活动,弘扬尊老爱老助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擦亮辖区慈善品牌。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积极落实惠民政策,永生陵园全年办理丧斋事659起,发放文明办丧补贴190户,节俭治丧的良好社会风尚初步形成;成立并运行街村(居)两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组织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及学历提升工作,吸纳拥军优属促进会成员单位5家,为退役士兵就业作保障。举办三场招聘会,开展通式糕点制作、营养配餐员、茶艺师等各类就业培训班,提供工作岗位759个,吸纳就业人数400余人、创业人员131人、创业实体134家。邻里建设进一步提升。根据“邻里+”社区建设标准,在通燧社区、隆兴佳园社区、泽生社区、龙湖佳苑社区成立邻里服务处,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龙湖佳苑社区、通遂社区作为社区治理典型接受了北京、上海专家团现场督导,受到一致好评。
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一村(居)一品”党建格局,“邻聚力·共享家”、“楼道小书记”、“红色学堂”等党建项目进一步成熟,“小院课堂”品牌进一步擦亮。群团组织发挥效应,迅速成立街道工青妇等组织,联合长航公安水上消防支队、华能电厂、金冠等党建联盟单位开展党建活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借助“小院课堂”、“顾克勤”工作室等基层宣讲阵地,围绕“民法典”、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热点,及时开展主题讲座,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小院课堂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多篇党建稿件被“学习强国”刊发。激发干部活力。区街分设后,街道主动适应大部门运行机制,厘清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三定方案和工作制度,确保人员迅速入岗、工作迅速入轨。重视干部梯队建设和培养,制定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后备干部库,组织村居党务书记、年轻干部参加素能提升班,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强化监督执纪。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检查,确保工作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针对特殊时期信访维稳、疫情防控、扬尘整治“654”专项行动、秸秆禁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工作出实效。结合中秋节、国庆节,通过讲故事、诗朗诵、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开展“5·10思廉日”、“廉政算账月”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廉洁氛围。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也通过了高质量发展的首次大考,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街道落地生根。任何时候都必须真抓实干强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不移抓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