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来源: 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5-01-15 16: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稳促进、先立后破,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拥军支前,扎实做好安置就业,持续优化体系建设,强化困难兜底保障,助推矛盾攻坚化解,奋力推动新时代崇川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走在前列贡献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宣传为引领,扩大典型示范效应

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老兵进校园、送“福”进军营、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全社会拥军崇军,得到部级平台媒体关注报道。推进宣传阵地建设。今年新增建设崇川税务、商贸学院2家“戎耀之家”,发挥兵心闪耀馆等社会性阵地效用。扩大模范退役军人示范效应。积极宣扬“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志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恽思嘉等先进典型事迹,展示辖区退役军人风采,切实发挥退役军人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奉献社会、再建新功。

(二)以就业为关键,助力自我价值实现

高效完成2024年度3名转业军官、25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和1名随调家属岗位安置。为19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退役报到服务,发放教育培训补贴146.15万元,开展安置期管理、适应性培训,帮助做好角色衔接。承办省级退役军人特色培训班(职大无人机项目)、全市“兵支书”培训,打造退役军人培训“崇川品牌”。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化落实《崇川区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的实施办法》,审批发放补助资金约2万元;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场,吸引129家企业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近110人达成就业意愿;开发退役士兵专项岗位,协调事业编、教师、社区工作者三类退役军人专岗13个,为2名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提供公益性岗位,成功推荐5人进入辅警岗位。

(三)以双拥为遵循,营造尊军崇军氛围

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将双拥纳入重点工作,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积极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各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困难优抚对象130户,发放慰问物资约78万元。全年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900余万元,为20名现役军人家庭上门送立功喜报,发放立功奖励金约10万元。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印发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推动双拥工作进部队、进商圈、进校园、进家庭。全面推进驻区部队各类改造修缮项目建设,“15分钟拥军服务圈”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商户参与率不断提升,协调61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持续擦亮“军人家庭服务社”特色品牌,为123户军人家庭提供免费家政服务,为110户现役军人家庭签约家庭医生。传承崇川红色革命精神,加强全区烈士纪念设施维护,推进寺街西南营烈士故居片区修缮,编印书籍《丰碑——南通市崇川区革命英烈传》,拍摄纪录片《丰碑——崇川大地第一簇革命的星火》,为1名烈士家属寻得烈士安葬地,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

(四)以关爱为抓手,强化困难兜底帮扶

落实“四访四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要求,持续开展义诊送上门、“微心愿”暖心田等活动,走访慰问退役军人300余人次。加强困难兜底帮扶,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46人次,发放“崇英关爱基金”20余万元。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参加疗养35人次,组织医疗巡诊38人次,完成评调残、换证22人次,推进“关爱宜居”工程项目改造,为8户优抚对象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改造。

(五)以服务为核心,夯实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服务站阵地利用,重点打造2个服务站示范点,承办全市中心主任会议暨服务体系建设部署会议,学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受到全国政协领导好评。推进全区退役军人档案数字化工程,提升服务保障体系信息化水平。开展相关业务讲学和技能评比,提升基层服务站人员综合能力。持续赋能“红色先锋耀濠滨”品牌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70余次,积极动员“红色先锋”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3000余人次受益。

二、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一)坚持民生为本,进一步服务安置就业全过程

高效保质开展全年安置接收工作,协调筹集优质岗位,保障转业军官、转业军士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健全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流程,加强对复学退役士兵的服务管理。持续发挥《崇川区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的实施办法》政策支撑作用,吸引退役军人来崇留崇就业创业。探索建立退役军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联合人社部门打通求职、招聘双方信息沟通渠道,实现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常态化和精准化。加大退役军人企业家摸排力度,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园区,为崇川退役军人创新企业打响品牌。

(二)坚持军民同心,进一步拓展拥军优属覆盖圈

扎实推进全省第十三届双拥模范区创建工作,营造双拥浓厚氛围,协助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军人子女入学等“三后”工作。开展春节、“八一”系列双拥活动,延续“军人家庭服务社”品牌建设,提供健康优惠、家政上门、法律咨询、帮扶解困等服务。推进社会化拥军,依托“15分钟拥军服务圈”不断拓展优先优惠服务内容。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继续拍摄崇川区革命遗址系列纪录片,开展烈士缅怀、寻亲活动;保护辖区红色资源,联合区检察院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工作。

(三)坚持提质增效,进一步打造服务保障新模式

创新退役军人服务模式,建立“老兵代办员”制度,提供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扫清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盲区。扎实推进老兵再就业工程,摸清就业困难老兵基本情况,建立老兵“就业意向库”。对接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定向招聘推介,协助解决老兵就业问题。打造关心关爱矩阵,深入退役军人群体和驻通部队开展“情暖老兵”系列帮扶援助,运用“崇英关爱基金”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擦亮“红色先锋耀濠滨”品牌,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精神。

(四)坚持思政引领,进一步筑牢和谐稳定安全线

发挥思政引领作用,利用好“戎耀之家”等双拥阵地,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提升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红色资源教育功能。建设专业化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正向的网络舆论环境。优选退役军人充实矛盾调解队伍,以“兵味”暖“兵心”。深化隐患排查化解,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作用,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