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来源: 南通市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3-01-05 14:4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工作理念,强化党的领导,狠抓政策落实,不断夯实基础,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重点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7月,崇川区获评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区”称号。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依托退役军人保障法学研究会,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学习研究和宣传活动,不断探索成果转化新道路,推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尊法守法。二是渲染红色氛围。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宣讲活动,组织优秀退役军人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老兵群体开展宣讲10余场,传播红色文化。三是注重典型引领。深入挖掘“兵支书”的优秀事迹,通过全方位全媒体宣传,弘扬新时代退役军人爱岗敬业、不断奉献的精神。举办“沐书香迎盛会 话初心展风采”崇川区兵支书喜迎党的二十大读书分享会,激发兵支书谋事干事的热情。

(二)建强基层基础,服务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一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围绕“五有”“全覆盖”要求,深入开展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成功打造14个“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和11个“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二是扎实开展志愿服务。组建了覆盖全区的208支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培训,强化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累计参与10000余人次,彰显了“退役不褪色”的时代风尚。三是全面推进“建档立卡”。成立崇川区“建档立卡”工作专班,举办全系统业务办理培训会,定期到基层服务站现场指导,开展“一对一”业务培训,确保工作进度及通过率。

(三)加强氛围营造,拥军褒扬工作紧密开展。一是常态开展走访慰问。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区四套班子领导对驻区6个部队和2个消防救援单位开展节日慰问,慰问物资70万元。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现役军人等1100余人,发放慰问金80余万元。二是扎实做好军地共建。签订区级机关与驻区部队12项共建协议,为部队解决加装电梯、军营设施改建等实际困难,推进崇川军地共建长效发展。三是积极组织拥军活动。创新打造“南大街双拥示范街”,开展丰富的拥军优惠活动,把实惠送给每一名现役、退役军人。端午节组织共包“拥军粽”活动,建军节举办“热血铸军魂”双拥音乐晚会,增进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四)严格政策落实,优抚关爱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严格落实优抚政策。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100余万元,发放伤残、死亡抚恤金1500余万元,发放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慰问金42万元,为13名退役军人办理了评调残手续,为12名重点优抚对象实施“关爱宜居”工程。二是持续关爱退役军人。发挥“崇英关爱基金”作用,疫情期间和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慰问困难退役军人280余名,累计发放关爱基金近17万元,切实将关心关爱送到退役军人家中。三是全面展开优待证申领。开展优待证申领发放试点,组织全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规范申领工作流程,已发放优待证9000余张。

(五)聚焦精准发力,移交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一是认真开展安置“回头看”。与上年度25名安置人员建立常态化联系,了解他们安置后工作状况和待遇,回访中对2名思想波动的人员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3人协调解决了待遇问题。二是圆满完成安置任务。接收转业军官1人,安置到区级机关公务员岗位;接收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7人,全部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岗位,安置满意率100%。三是努力做好下岗志愿兵兜底就业。组织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就业需求调研,进一步摸清底数,联合人社、街道等部门积极开发专门岗位,帮助2人再就业。

(六)坚持多措并举,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开展“一区一品”创建。探索扶持退役军人创业的新方法,打造军创园品牌,确定了利用迈普科技园部分资产作为军创园载体,初步明确双方责权范围和优惠政策。二是持续搭建就业平台。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场,组织27家企业提供岗位850余个,帮助30余人就业。三是大力开发优质岗位。积极与人社部门沟通,在政府提供的岗位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编外辅助人员和社会管理公益性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军人,30人被录用。

(七)聚力“四个年”活动,全区重点工作达标完成。一是助企服务成果显著。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梳理各类惠企政策,帮助8家企业享受财税、房租减免近40万元;对接中国银行崇川支行,推介专项信用融资服务,帮助3家企业获得贷款800余万元。二是招商项目突破落地。紧盯科创项目和楼宇项目,全年申报项目6个,做好招引服务的同时紧盯不放,紧跟不松,四季度实现1个现代金融类楼宇项目南通盛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项目落地。三是党建引领支援抗疫。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全局党员全力投入交通卡口值守、隔离酒店驻点、社区防控支援等抗疫一线,争先锋,做表率,主动擦亮党员干部红色名片。发动全区1000余名退役军人主动亮身份、挑重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人民群众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二、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二十大提出的“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指示要求和中央、省、市、区委最新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功能,宣传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引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努力营造拥军褒扬氛围,着力化解难题,努力开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把好思想引领“主节奏”。一是加强退役军人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全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巩固提升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加油干的思想自觉。二是实施“兵支书”培养工程。与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在“兵支书”学历提升、充电赋能、项目搭建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拓宽“兵支书”成长道路。三是培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军嫂”和“优秀兵支书”评选活动,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展现退役军人风采,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二)建好服务体系“主阵地”。一是开展“街道服务站提升年”活动。围绕建设“示范型、标杆型、精品型”服务站目标,开展服务站创建提升活动,形成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精准规范、管理日趋完善、保障显著提升的基层服务站。二是打造“最美服务窗口”。践行创新服务理念,优化综合服务环境,主动拉近与退役军人之间的距离,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努力打造退役军人暖心、舒心、顺心的办事窗口,让退役军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服务的“效率”与“热度”。三是加强全系统能力素质培训。围绕宣贯《退役军人保障法》、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完善信访接待等内容,组织服务站业务骨干培训,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两级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四是打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崇川品牌”。立足各地特色,进一步加强“红色先锋”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志愿服务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打造“一站一品”,全力培育“全省百支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三)唱好拥军褒扬“主旋律”。一是完善拥军政策机制。制定崇川区拥军优属政策,完善拥军机制,切实增强军人荣誉感。二是加强文化拥军力度。从“填补机制空白、增加活动时机、丰富配送方式、深化活动内涵”四个方面发力,推进文化惠军活动,组织精品剧目进军营,“文化四送”工程送书进军营。三是组织拥军系列活动。举办“八一”文艺演出,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和部分优抚对象,依托南大街双拥示范街及街道拥军商户开展商业拥军活动。四是开展褒扬纪念活动。组织“清明祭英烈”和“9.30国家公祭日”等烈士纪念活动,积极营造“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先烈遗志”的浓厚氛围。

(四)把好优抚关爱“主脉搏”。一是完善优抚对象结对帮扶。明确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的单位和个人,确保生活有人关心、困难有人解决、重大节日有人走访慰问。二是高标准落实优抚政策。严格按照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抚恤补助,及时落实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确保各类对象抚恤优待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加强走访慰问工作。充分利用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点,广泛走访慰问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庭、“三属”等。四是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常态化走访困难退役军人,利用“崇英关爱基金”,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关心关爱和帮扶工作。

(五)落好安置就业“主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安置质量。坚持阳光安置政策,积极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优质岗位,不断提升转业干部和士官安置质量。二是探索“一站式”服务。与公安、人社等部门联合,整合退役军人“一件事”办理服务事项,优化“一次办”服务流程。三是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加强退役军人适应性、个性化、职业技能等培训,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帮助退役军人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竞争力,为稳定就业打牢基础。四是持续搭建就业平台。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发面向退役军人的优质岗位,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就业率。五是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落实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创业平台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服务,广泛征集适合退役军人的创业项目,引导鼓励退役军人参加各级举办的创业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