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经济发展关键点
一是找准产业布局。围绕“两横两纵四大板块”找准定位,发展优势产业。北大街板块:以万象城、圆融堤调等为中心,主推商贸服务业,不断挖掘居民消费动力,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活力,今年以来,北大街商圈日人流超2.5万人次,节假日日均人流超5万人次。市北科技城板块:以“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上海地区先进产业向南通科技城的梯度转移,目前宝月湖二期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重点科研单位南邮研究院获认定“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唐闸老镇板块:挖掘张謇企业家精神内涵,充分发展文旅经济,“悦唐闸 夜古镇”项目荣获消费者最青睐的江苏文旅融合标杆项目。唐闸北市文旅项目国庆期间试开街,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张謇企业家学院实践基地的建设正有序推进。五龙汇板块:聚集多个高端住宅楼盘,一批公共、商业配套加速完善,百安谊家、九州生活馆等家具家居专业市场繁荣,软件北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百强特色载体”。
二是主攻楼宇经济。街道现有各类商务楼宇21座,其中已建成并运营15座,总建筑面积约85.8万㎡,商务办公面积56.8万㎡,入驻企业1735家。其中,认定亿元楼宇1座,四星级楼宇2座,三星级楼宇2座,形成了 “外贸楼”“生命健康楼”“电子信息楼”等专业楼宇。2021年1-10月,15幢楼宇贡献税收3.98亿元,其中南通外贸中心达1.82亿元。
三是聚焦动能转换。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东方塑胶计划投资5亿元继续从事新技术开发和生产,并筹划明后年上市,海容热能环境工程已实现上市入轨,钰泰半导体完成股改,至晟微电子等企业也在加快进入资本市场。今年6家入库企业均座落在楼宇内,年底待入库还有10家。
四是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市北高新区招商政策优势,协同发力、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共认定人才项目3个,市级科创项目3个。以荣石车创都市工业综合体项目为载体,吸引行业企业入驻,目前已签约19家。
(二)扮靓城市形象风景线
一是拆迁扫尾稳推进。今年唐闸辖区总的征收面积超过15万方。新开民居方面,公园三村平房项目15户全部拆除,棉机路两侧及北耳闸巷北侧项目目前已签约240户,签约率91.95%。新开非居方面,完成大兴面粉厂、产控集团协和风机、横河工贸楼、地铁2号线北城大桥站等4个地块非居签约。地块出让及施工保障方面,中港城南侧400亩地块具备出让条件,促成三陈户与古镇公司的苗木移交,完成三陈、普力马、君兰天悦东侧等三个地块清表覆绿;与大兴面粉厂成功签约,为张謇企业家学院一期建设扫清障碍;推进南通地铁二号线中海碧林湾站等三个点位的临时用地协调,全力保障地铁施工顺利推进。
二是城市管理敢亮剑。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河东新村、公园二村、公园三村三个老小区进行改造出新,圆满完成三个老小区合计326户拆违工作,做到无上访、无复议、无诉讼。目前老小区改造总体进度达80%,剩余绿化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完成。配合区“六横六纵”整治任务,整改拆除围挡、墙面及楼顶广告9处。严防小区违建回潮,共拆除新增违建10处,面积约400平方米。规范主次干道停车秩序,完成机动车划线3处,共计200个车位,非机动车划线52处,共计5700米。西洋桥疏导点安全有序搬迁,消除创建盲点和安全隐患。
三是环境保护显成效。水环境整治方面,完成10个排水许可证的申领,整改企事业单位问题21处,成功取缔非法码头3处,确保建成城镇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完成华丰彩钢VOCs治理项目,实现29处在建工地约谈全覆盖,组织夜间突击巡查18次,查扣违规运输渣土车7辆。土壤环境治理方面,对6家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危废仓库监管缺位问题专项整治和废气活性炭专项整治,街道“水清”“气净”的宜居环境基本形成。
(三)夯实民生事业工作面
一是网格服务更精确。优化调整现有网格,形成55个综合网格,46个专属网格,在全区率先完成基辅力量进网格工作。围绕“下沉服务、延伸触角,汇聚合力、联动服务”等方面,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根系工程”研究。今年以来,共走访服务特殊人员943人次,服务老年人824人次,上报网格事件13645条,处置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交办件4239件,其中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件1件,省级交办件38件,事件处置率100%,“根系工程”相关经验做法在省级媒体推广。
二是平安建设更精细。明确反诈宣传“五进”目标,在居民小区设置电子屏不间断播放反诈警示语60余处,张贴海报5000张,印制反诈提醒名片1.4万张;入户宣传约3万人次,街道月案件数持续下降。落实安保维稳“六大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共化解4户信访积案,成功处置华强城地下停车位、雨润施工方退场两起集访问题,限时必克案件4件全部完成。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排查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各类单位190家,发现并整改隐患121条,九州国际重大消防隐患成功销号。扎实推进专项整治,排查城镇燃气问题104个,排查出10家企业“厂中厂”隐患18条,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民生保障更精心。着力推进社区“邻里+”社区治理新机制建设,完成83个邻里划分,建成31个邻里服务处,进一步完善邻里自治章程和议事制度。全面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调处劳资纠纷62起,广泛宣传富民创业政策,成功发放小额贷款135万元,小额贷款贴息返还近8万元,成功申请创业补贴164人次。加强困难群体保障工作,对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对人员情况进行核实,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街道60周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保险由政府全额买单。承办“永远跟党走”大型惠民演出10余场,承办第一届“书香崇川”读书节启动仪式,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品质崇川”奠定坚实文化基础。
四是疫情防控更精准。实行街道疫情防控“一办十一组”工作机制,整合人员,统一调配,合力织密防疫网。8月9日10日街道范围内31个核酸检测点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共采样102270份,占七普人口数的96.6%。疫苗接种方面,截至10月底,合计接种第一针89509人,常住人口接种率达93%。(其中街道安排接种第一针人为61449人,通过二轮大规模的入户调查和扫楼,摸排出辖区外第一针接28060人)。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街道目前并在一段时间内仍旧处于“退二进三”的“阵痛期”,统计口径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6家,服务业企业数量多、体量小,支撑性大企业少,部分老旧楼宇入驻企业质量不高,楼宇经济产出规模偏小。虽然综合体、专业市场繁荣,但难以形成有效的销售数字并产生税收贡献。
二是城市建管任务艰巨。拆迁扫尾方面,碧桂园南侧等地块的扫尾户久攻难下,新开民居项目进入瓶颈,推进的速度有所下降。长效管理方面,怡园农贸市场、鸿鸣金属广场等老大难点位的负责人配合程度不高,主次干道环境卫生问题时有反复。
三是信访维稳形势严峻。街道的上访户数量大,部分积案化解难度高,缠访闹访时有发生。而且随着街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访的事项由单纯的拆迁扫尾问题逐渐向民生诉求类转变。
2022年,唐闸镇街道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提升首位度、全省争进位,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崇川”目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是:配合市北高新区做好经济发展工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新增税收超亿元楼宇10座以上,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实现翻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扫除历年遗留拆迁扫尾户,老小区改造实现全覆盖,全力打造唐闸老镇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区。社会管理井然有序,以“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为牵引,织密城市运行综合治理网,创成全省平安法治街道。
一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基石,接好信仰的接力棒。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增强“八大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优势,始终坚信机遇与挑战共生、但机遇大于挑战,在奋力打造“创新活力城、高端产业城、水韵生态城、文明品质城、平安幸福城”的生动实践中坚定信心、奋力搏击,努力做“‘两争一前列’排头兵”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
二是以笃定的必胜决心乘风破浪,接好担当的接力棒。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知重负重、敢为善为,紧扣“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首位区”的总目标,全力以赴抓落实,将“实干兴唐闸,勇戴状元花”的愿景变成现实。
三是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滋养初心,接好奉献的接力棒。从“想得了”到“干得了”,从“干得了”到“干得好”,人民群众期待更加优质、个性化、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唐闸镇街道将始终将民生工程放在重要位置,从小事抓起,一件一件办,一项一项做,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的强大力量。
迈进“十四五”,新蓝图振奋人心、新航程催人奋进。街道将在崇川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自觉服务大局,以只争朝夕、功成在我的拼搏姿态,一往无前、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追赶超越的顽强作风,扎实推进街道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崇川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