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文峰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全面落实区高质量发展任务和要求,持续聚力“四个年”,不断提升首位度,真抓实干、担当尽责,以“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争一流”为目标,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拼得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经济数据指标总体实现“开门红”,各板块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全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应有贡献。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77亿,1-5月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95亿元,信息技术产业产值(369.56%)、租赁和商务服务(51.29%)、数字文化产值(48.93%)等多项指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双招双引持续攀高,市考项目、区考项目、科创项目、楼宇项目、人才项目全面开花,报送了“精致餐饮”酒店、大批零企业项目、电子科技等多类项目,包含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直播电商基地项目”(壹抖文化传媒)已完成市、区两级项目认定。高质量海外人才完成5个,一般海外人才完成17个。楼宇经济再上台阶,新增“四上”企业10余家,营业收入达89亿,产生税收额46075万元,净增1家亿元楼宇,完成办公存量面积去化超20000㎡,强化平台建设,实现了楼宇经济和招商引智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服务行业繁荣发展,中央商务区活力商圈已上报区6场高端文体演出,引进5家品牌首店,冰雪世界滑雪项目完成签约,并将进一步推进落户体育会展中心。认定数字文化相关市级项目1个,已完成江苏省金融服务平台全年考核录入指标的75%。
(二)建管并举,实现街居品质提升。房屋征收有序推进。本年度区下达6项征收搬迁攻坚任务,截止6月份,已经完成了总任务的三分之二,通过细排推进方案,明确攻坚责任专班,祥生云境配套路、春晖小学地块、通启路南中心河东侧地块、科德宝周边地块4个项目已经顺利签约,剩余的城南小苑南侧地块、二纺机及周边地块2个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中,基本上已经完成初评,与农水局、农业局、房征中心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座谈交流,部分初步置换方案已经提交区政府决策。文明长效持续深入。一是聚力大气扬尘管控,静安府在建工地被市里评为红榜工地,全面落实秸秆、垃圾禁烧工作,暂未发生一起焚烧案件。上半年25件污染防治监管平台案件均得到妥善处置和回复。二是聚力污染防治攻坚,已完成公建单位管道检测,存在水环境问题的小散乱排水户已进行整改,对整改难度较大的,区市政局正在出具方案。三是聚力社区功能完善,完成电瓶车充电桩点位建设160个,改造提供老旧小区停车位197个,进一步规范充电、停车秩序。排摸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飞线充电等违规违法行为291次,整改隐患449处。四是聚力流动摊点整治,联合交警部门对长风菜市场、曹公祠周边等游摊散贩比较密集的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行错班制,累计出动250余人次,流动摊点数量大幅减少,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安全生产狠抓落实。一是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监管,共检查九小场所504家,发现并整改264家,培训905人,宣传941人,发现“三合一”场所37家,清理“三合一”场所5家。辖区内涉及街道区领导包干的2处重大隐患:通京大道12号工业园区和洪江路33号凤凰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已于5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成。二是高度重视燃气使用安全,根据市区部署要求,已经建立街道班子成员、街道条线部门和所在社区三级主体包保责任清单,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到位,紧跟每月动态更新的《餐饮经营单位底数清单表》,对辖区内456家餐饮店面进行全覆盖检查,对于不合格、不达标的店铺由三级包保责任人督改到位,确保餐饮行业燃气安全检查“不漏一户、不落一家”。
(三)治理融合,促进基层基础夯实。完善组织架构,丰富服务层次。将“网格+邻里”作为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13个社区便民点,形成“1个中心+13个服务点”的15分钟便民服务网络,已经打造中央商务区社区、厂北社区2个2023年度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打造崇川区创业载体和“快就业”零工平台,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服务人次达33万,完成全年指标过半。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底线,累计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服务服务90人次,提供岗位354个,其中公益性岗位安排9人。对低保户、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救助和慰问。整合多线资源,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主渠道作用,上半年工单受理总数3127件,同比去年下降44.14%,受理案件均已妥善回复。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矛盾调解机制,通过网格巡查走访、群众反映等方式及时收集网格内矛盾纠纷,充分链接“三官一律”政法资源,数量达到“一格两人”,五一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已通过验收。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和街道劳动关系调解委员会的协调作用,上半年调解劳动纠纷72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多元实践。一是夯实组织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宣讲20余场,受众800余人。老干部党支部获评南通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成立全区首家“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之家”和“文峰街道‘红雁归巢’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各社区、机关各支部开展“七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14场次。二是培育干部队伍。组织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学习5次,指导社区党建阵地建设3次,充分利用好“双报到通通在”小程序,发布活动招募185条,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党建活动,开展宣讲比赛、业务培训、理论宣讲等活动6场。三是开展主题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燎原”工程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户外工作者、青年人群体等开展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青骑兵”培优工程依托辖区“红剪刀”老党员工作室、街道青骑兵宣讲团成员,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书香崇川建设“深耕”工程联合韬奋书吧、领读人、阅读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六聚”网络文明工程结合街道“文峰e起行——文说E空间”项目,以各类文艺作品配合开展网络文明活动。
此外,2022年10月8日至12月20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文峰街道进行了提级巡察。2023年2月13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向文峰街道党工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截至目前,巡察反馈的26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8个、基本整改完成2个,整改完成率76%。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上半年,全街以勇于争先的追求、勇于攻坚的斗志、勇于决战的态势为年底收官冲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照全年时间节点表,大部分年中任务已经“超额”完成,成绩喜人、亮点频频。但立足发展大局、对比兄弟街道,还存在着数字文化企业发掘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铆足冲劲、补足短板,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
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强总量、优存量。一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跟踪神宇北斗项目的签约和投资,入规数字文化目标企业争取实现三季度月度入规,强化数字文化及软信项目的交保人数,做好紫琅英才项目评审的现场验收工作。围绕楼宇资源继续打造特色楼宇项目,形成“一楼一特色、一楼一行业”的发展目标。二是楼宇去化提质增效。进一步理清思路、拉高坐标,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瞄定年度楼宇去化率目标,针对低效企业、僵尸企业、破产企业进行摸排梳理,为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腾挪空间,盘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空间。三是项目辅导惠企助企。紧盯企业发展运行质效,分批、分类扎实推进月度入库楼宇项目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向大批发培育、主辅分离试点、服务业项目培育倾斜工作力量。
高品质推动城市更新有亮点、有实效。一是征拆工作坚持完成阶段任务和做好长远规划相结合。在“清零”年度征收搬迁任务的同时,还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征拆工作的连贯性、持续性和主动性,用民生政策撬动征迁问题解决,把落脚点放在提品质、惠民生上。二是文明创建坚持巩固已有成果和搭建长效机制相结合。建立“1+1+N”协调机制,“1”是明确社区(村)的主体作用,狠抓责任落实,还有一个“1”是发挥街道的协同责任,凝聚团结各方力量,“N”是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解决发现的问题,助力街道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见实效”。扎实做好自查自纠和查漏补缺工作,加强联合整治,增加动态巡查频次,推动“治堵”“治乱”“美化”等多项工作走深、走实。三是安全生产坚持排查整治和日常培训相结合。重点加强餐饮燃气、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力度,多杀“回马枪”,确保“常态化”。同时,问题前置、规避隐患,保持紧迫状态,对相关企业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做好燃气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等专业培训,时刻敬畏安全,切实落实好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
高水平推动基层治理更弹性、更温情。一是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协商议事、合作办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集网格长、网格党支部书记、共建单位、群众代表等组成议事小组,开展社区网格议事会、睦邻协商会,对事关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广泛商议,让群众成为自家小区的“管事人”。二是落实老龄安养工作。根据7月5日最新召开的区会议要求,进一步在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改造上下功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和检查,在街道辖区内形成“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三是关怀特殊群体需求。多元项目覆盖困难群体,依托“情暖江海”“情暖崇川”品牌,系列动态解决好支出型困难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未参保失业人员、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强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