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精准疫情防控。调动区级力量、压实板块责任,成功应对多批次突发疫情。紧盯重点人员、环节,管控重点人员15万余名。流调、隔离等专班24小时应急值守,快检、快筛、快转、快隔,基本做到一周内斩断传播链条。启用145个便民核酸采样点,为早发现、快处置赢得先机。全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达265.35万剂次,常住人口首针接种率达98.01%。
(二)力促体系建设。制定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十四五”规划,出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做强两个龙头,确定“大专科、小综合、有特色”发展方向,构建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秦灶中心新址封顶,唐闸中心新址完成改造,狼山中心新址进入准施工阶段。新增16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吸引紧缺人才10名,招录编内外人员122名,培养“崇川名医”5名。
(三)办好民生实事。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为22631名10-17周岁学生开展脊柱侧弯筛查。提供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6.6万人次,家庭医生驻点、上门服务10.7万人次。为4万名脑卒中等高风险人群、适龄妇女提供免费癌症筛查。发挥医联体作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搭建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社区中心打造“老年病、糖尿病”等4家市级特色科室。
二、2023年工作规划
(一)以贯彻实施意见为统领,优化医疗卫生布局。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环境。唐闸新中心1月中旬已投入使用,将围绕细节,持续优化就诊流程。观音山新中心建设已列入2023年区城建计划,接下来明确代建单位,推进可研方案、总平研究、立项等前期工作。秦灶中心完成室外配套工程及室内装饰工程,确保三季度投入使用。狼山新中心抓紧立项调整、方案审查、土地划拨等工作,加快建设进度。
(二)以创建申报工作为契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市卫健委统一部署,将大力推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对照建设标准,查漏补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人员队伍、服务能力等,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点的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年底全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其中天生港、唐闸、秦灶、幸福、和平桥、新城桥6家中心力争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以考核制度改革为导向,调整卫生工作重心。坚持基本医疗和公卫并重,加强对服务数量、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效率。基本医疗方面,重点关注门急诊号次、病床使用率、医疗收入占比、诊疗项目开展、特色科室运营等医疗核心指标;基本公卫方面,重点向医防融合、家医签约、家庭病床等方面倾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四)以劳动分配制度为突破,实现能者多得机制。落实“两个允许”重要指示精神,以工作量、重难点工作等为导向,优化考核办法,实现优绩优酬。鼓励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等方面的医务人员倾斜,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以落实医保政策为依据,扩大基层首诊占比。深入研究居民和职工门诊统筹、家庭医生签约、医联体双向转诊等医保政策,充分发挥医保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降低群众就医成本。实现在医保政策范围内,扩大基层医疗服务面,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落地落实。
(六)以基药制度统筹为手段,力促门诊号次攀升。争取市卫健委、医保等部门支持,及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目录。争取倾斜政策,扩大常用药品在社区中心报销比例及报销品种,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带动门诊量的提升。
(七)以加速人员招聘为保障,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继续实施“崇川名医工程”“人才强基工程”,不断优化区级卫生人员队伍。高层次人才招引探索实施一次挂网、长期有效、及时组织的模式,探索开展省外招聘和校园招聘,重点补充社区临床、影像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0名,有序推进社区专科人才培养,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八)以医联共体建设为抓手,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与通大附院、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开展深度协作,持续探索适合我区区情的医联体发展模式。人员共培养,选派基层技术骨干进修学习,定期组织短期业务培训、学术会议及相关医学继续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科室共建设,继续深化前列腺专科、内分泌专科、心律失常门诊等科室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续航能力。
(九)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扩大医疗覆盖范围。重点打造特色专科,口腔医院打造正畸正颌、舒适化、数字化口腔诊疗等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医院打造以肛肠科、前列腺等为特色的专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及固有优势,继续开拓高血压、糖尿病等基层特色诊疗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就诊需求。
(十)以龙头医院建设为带动,提升全区服务能级。市口腔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专科医院,密切与上海九院联系,多点布局,提高永兴、观音山门诊部门诊量,促进通州二院孵化点运行,扩大口腔专科品牌区域影响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中医特色,聘请省、市名老中医坐诊,开设中医肿瘤、中医脾胃、中医妇科等特色门诊,中医药传统制剂尿舒通投产使用,拓展体检中心业务。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区域影像平台使用效率,唐闸等4家社区中心依托健康云,接入省信息平台,共享检查数据,减轻患者负担,节省医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