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区文旅局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 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1-12-01 09:26 累计次数: 字体:[ ]

1、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做优做强服务品牌。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更广。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建设,合理分配文化艺术资源,扩大文化辐射范围,增加文化活动频次,让广大辖区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群众文化产品更加丰富。2021年,我局将狠抓重点节庆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以此吸引了群众,打响文化品牌,多方式文化下基层,践行“举旗帜聚民心”的使命担当。延续好 “四季风采靓崇川”、“全民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走亲”、“文化四送”活动,不断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三是精品文艺创作推陈出新。坚持“三贴近”原则,挖掘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资源,围绕“建党100周年”、“新崇川”、改善民生等主题,建立文艺骨干进基层对点辅导机制,完善星星剧社人员管理制度,精心创作一批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让文化产品创作更加繁荣。深入推进“3+2”工程,即重点打造话剧《品味崇川》系列、广播剧《熊猫侠侣》、朗诵剧《七月的信仰》等项目,精心打磨《运河情》、《望江海》等2首歌曲,集中力量献礼“建党100周年”。

2、加快文旅深入融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千方百计促增长。2021年,全区力争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以上,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通过丰富崇川旅游业态资源、举办崇川文旅推介会、举行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文旅展会、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奖励组团旅行社等方式,吸引游客游崇川,不断拉动文化旅游消费。二是扎实有效推项目。加速任港湾、五龙汇、唐闸古镇的项目招引,持续跟踪8个在谈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古建文化小镇、南通—中关村文化创意广场、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二期等项目落地;启动艺东方、崇川古镇等项目建设;力促唐闸古镇北市街建成开放,探险王国完成转型升级,加快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民宿酒店建设步伐。三是全面深入促融合。继续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按照“一项目一主题”思路,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集聚、文旅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整合星派天地、南楼城事、丁古角等项目,注入休闲元素和旅游业态。同时,以南通都市农业公园为代表,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推动全区旅游产业与文创、农业、康养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发掘文旅经济新增长点,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保护利用相得益彰,扩大文物非遗影响。

一是以基础完善为前提,全面完成辖区范围内区级主管60余处文物点责任主体明确、本体确认、基础档案编制等基础工作,为后续加强监管奠定基础。二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重点推进寺街、西南营、唐闸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保护、修缮以及合理利用工作,为新崇川文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以文化解读为举措,积极拓展全区各类文化遗存背后的人文、史料以及故事的展现途径,将全区各类文化遗存保护成果更好的惠及社会大众。

4、深化监管服务改革,确保文旅市场稳定。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按职责分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推动行政审批全程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全国文化市场监管平台网上办理,限时办结。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加强对文化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监管,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制订抽查计划,提高检查频次,扎实开展双随机检查;巩固安全生产“一年小灶”成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年大灶”整治,会同安全专业机构、专家做好文化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跟踪问效,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闭环;对整改不落实或无法整改的,主动联合区消防救援、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所在街道,共同督促企业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继续组织召开全区文旅行业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责任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二至三期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参加的安全管理培训,邀请消防安全专家集中授课、闭卷考试、统一发证。三是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用好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经验,形成常态化监管,继续对涉黑涉恶行为实行“零容忍”,发挥行业领域优势,拓宽社会宣传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最大程度挖掘可能隐藏的涉黑涉恶线索。确保文旅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