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
2024年全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学田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5-01-15 16:53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学田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委、政府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区前列”总目标不动摇,以聚力“新四年”行动为抓手,迎难而上、聚力攻坚,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经济指标稳中有进。1-9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其中增量部分561万元。1-10月规模以上重点行业营收完成5.43亿元,同比增幅21.3%;完成月度新增规上企业22家,含服务业3家,批零住餐17家,建筑业2家。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完成3家知名品牌首店、3家电商、6个科创、22个楼宇项目认定;完成王文平博士-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等2个区紫琅英才项目;完成朱健鹏博士市江海英才项目认定。科技创新有序推进。举办科技企业培训讲座2次。智江海众创空间项目已入驻企业10家,累计孵化科创项目3个。辖区企业成功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0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合计8亿。

(二)城市颜值不断刷新。旧改“回头看”精益求精。多方组织召开遗留问题推进会,施工单位逐一“过筛”,已完成问题销号595个,完成率95%。专人扎口,分工合作,累计处置涉旧改工单726条,不满意率全面下降。完整社区建设有力有序。严格对照打造要点,序时完成专项国债申报、智慧社区方案打造、招标设计等环节,建成全市首个商居一体的南川园党群服务中心和网红“南川食事”社区食堂,试点成果获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多次肯定。城市界面蝶变出新。完成旧改小区33组车棚和380个简易充电位的建设运营,非旧改小区新增17组164个充电口。加快推进学田菜市场改造、学田南路“人间烟火路”打造。围绕重点居民攻坚,加紧推进南川园南侧地块清表。多渠道进行招商推介,地块已由江苏致豪、南通天泰置业联合摘牌。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养老服务更有保障。重点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新建社区食堂“南川食事”口碑人气双丰收,日间照料中心提档升级。为60户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提供22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38户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就业维权更有依靠。依托学田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构建一站式、多点位、全覆盖的就业服务运行模式。新增就业参保980人,调解成功63起企业劳资纠纷,讨回欠薪23万余元。社会组织更有活力。5个公益项目入选2024年区公益创投项目,6个区级公益助力计划落地实施。街道益善社工事务所被《中国社会组织》杂志报道。知心奶奶七彩周末课堂案例和仁爱社工中心田苗守护困境儿童帮扶案例报送全省社会组织优秀案例。

(四)区域治理提能升级。网格基层夯实做优。据实优化网格治理单元,8个专属网格调整为6个,千禧园和爱网格党群服务站受到全区观摩。扎实开展网格十大专项行动,4000余件工单闭环处置,回访满意度达95%,网格双率排名持续位于全区前列。六力共治持续深耕。连续三个季度入选“六力共治”区级现场会观摩点。学田南苑等8个小区实现封闭化管理,打造学田社区等2个“红管家”综合服务中心。申报棕榈园等17个“阳光物管”小区,全域覆盖率100%。文明长效久久为功。开展11次大流动摊点规模集中整治行动。有效推进教育路改造、学田南路停车秩序整治。常态化“回头看”,推动26期巡查通报,1500余个交办问题闭环整改。辖区32个小区共建成97个分类设施,率先在全区实现小区分类亭房全覆盖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责任压紧压实。印发街道领导、部门责任清单,排查建册沿街单位901家,楼宇入驻单位386家,按风险等级实施4级管理。编制《安全防护口袋书》,开展五进活动78场,应急逃生演练29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氛围不断浓厚。重点隐患攻坚突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围绕“八大行动”,上报排查隐患1447个。制定商铺装修安全导则,规范辖区商铺装修行为。明确5个方面18项具体举措,推动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综合提升。街道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消防安全处置率同比下降50%。信访维稳扎实有效。接待来访231人次,阳光信访平台142件,按期办结率、责任单位参评率、满意率均达100%,网上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6.35%。2024年积案化解攻坚年交办积案化解率60%,处全区前列。成功劝返赴京越级访25次,未造成登记情况。争取行政撤诉1起,行政诉讼败诉率持续压降。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发展需补齐短板。今年市、区重特大项目上一直徘徊不前,已远远落后于序时进度,要力争进一步盘活闲置载体,在外资,投资、土地盘活等指标上求突破。同时,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研发企业方面需进一步攻坚发力。

(二)维稳压力依然存在。辖区内矛盾隐患和重点人员较多。涉信访的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共25个,涉及城乡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涉法涉诉、涉军安置、金融投资等多个方面,重点积案化解推进难度大,仍存在上行风险。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强调度、促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用好首席服务员制度,密切联系企业,确保稳住存量,重点关注领讯科技、奥吉物流、奥远船舶等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鼎程能源、金鹰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依托臻如府、南川园地块等在建项目,金鹰圆融等楼宇载体,持续挖掘增量信息。招引科技创新项目。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面进行招引和服务,推动在手珠海激光设备研发制造和深圳微型CT机,台湾大学超薄芯片封装项目等尽快落地。用好智江海众创空间,力争完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的挂牌落地。分类盘活闲置载体。提前做好颐高国际创新中心、启达文化广场、海盟服饰等缺乏主导权载体项目入驻指导规划,力争指标转化。围绕学田邻里中心、苹果酒店等在手载体,明确功能定位,针对性细化招引方案。把握中海和南川园地块配套用房建设契机,攻坚市考、区考项目。

(二)全力以赴夯基础、提品质,绘就美丽学田新画卷。精准扫尾遗留问题。联合代建单位,推进2021—2023年旧改项目审计和财务决算全面完成。坚持用好联席协商议事机制,明确整改时限,加快遗留问题清单式销号。制定《学田街道绿化管理实施细则》,针对性明确涉改小区绿化管养权责,确保绿化工程质量。全面拓展完整社区功能内涵。加速南川园完整社区“一楼一平台两中心多标识”建设,在建红管家、阳光房尽快落地使用,确保验收完美通过。深挖资源向北片区延伸,融合推进市政建设工作,倾力健全旧改体系完整度,为打造全域完整打下坚实基础。高标准谋划城市界面。围绕南川园南侧地块出让科学统筹规划5000平配套建设。加快研究大学生公寓地块、南川园中学教育预留地的土地出让工作。确保新改造菜市场改造、学田南路“人间烟火路”功能完备,品质一流。

(三)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丰富品质生活新内涵。织密兜牢基本生活保障网。“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横向条线定期信息共享,纵向网格主动摸排上报,充分链接各类慈善、救助资源,做好“精准施策”服务保障,切实兜好民生底线。实施关爱“一老一小”系列行动。用好果园日间照料中心,探索政府购买和公益志愿形式,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项目延伸至特殊老人家中,解决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强孤困儿童救助保障,引入第三方提供个案管理和小组服务,为孤困儿童提供专业化、多频次服务。全面提升为民服务履职能力。进一步优化社区食堂、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残疾人辅助器具租赁共享站等点位运营,实现阵地提档、服务提质、功能提效。深入挖掘社区群众带头人,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壮大民生服务“朋友圈”。用活用好学田肆集。利用市场夜市、场外公共空间等场地,充分开展促销费、惠民生、送服务等系列活动,打造业态汇聚、人气集聚、文化融聚的生活服务新阵地,切实增加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四)全力以赴优环境、重服务,续写区域治理新篇章。持续提升网格效能。锤炼网格队伍,严肃网格队伍奖惩。充分发挥网格党群服务站微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网格十大专项行动。依托指挥中心“智慧大脑”,强化数智赋能,围绕群众所需,努力实现网格全链条对接,项目化服务,工单清单式销号。打造城市智慧治理新样板。完成智能摄像头全域覆盖,结合3D街区建模实现一屏统览、城市全局监测和智能预警,探索区域数字治理、数字惠企、数字惠民新场景,不断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深化全域“六力共治”。确保全街32个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业委会全覆盖,功能性党支部、阳光物管小区全覆盖。加快学田苑、学田北苑、千禧园三个社区红管家建设进程,实现红管家建设全覆盖。用好物业管理红黑榜、业委会互学互访、物业服务日常管理三项机制。及时分析研判物业管理相关问题,逐一化解,形成经验,不断提升物业规范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文明长效常抓不懈。开展主要路段、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背街后巷店铺精细化动态管理。健全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积分、考核奖补三项机制,完成住宅小区全域97个垃圾分类设施撤桶并点、三定一督,确保正常运营。

(五)全力以赴保安全、守底线,打造平安建设新高地。强化安全责任担当。严格执行各级安全文件要求、落实安全制度及安全规定,细化应急预案,营造街道健康向上的安全氛围及安全文化。对全过程安全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抓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保持街道整体态势安全。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抓住“清单”管理和“闭环”整治两个关键环节,重点治理餐饮企业、文化行业、建筑施工等六个风险领域。进一步引导辖区单位加大安全投入、加快老旧设施改造,配齐配强专兼职安全员和“九小场所”专兼职消防安全员,靠前消除安全风险。依序推进力保信访稳定。狠抓信访源头治理,实现“零登记”“四个不发生”目标。加大积案化解攻坚,钉子案的化解。强化重点人员吸咐稳控,确保不脱管失控,坚决杜绝重大案(事)件发生。持续压降行政败诉风险,努力实现行政诉讼案件和败诉率“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