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家、省和市安全生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坚持防风险、保安全,强化抓治理、除隐患,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截止当前,全区列入统计口径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6.8%、41.7%。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持续完善安全生产三个责任体系。一是完善党政领导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市《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了《区委常委会成员、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0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进一步压紧党委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常态议安制度,区、街两级党委、政府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新崇川成立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已3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召开区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2次,在全区三大提质主攻行动双周例会上对阶段性急需解决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会商会办。区委将安全工作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制度,明确区四套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安全生产重点企业,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区领导定期“四不两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成为新常态。二是完善综合监管责任体系。区安委会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与绩效考核机制,各街道对社区、各部门对内部单位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一步修订完善并明确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根据职能分工,及时调整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14个专业委员会;结合两区合并实际,建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常务副区长为专治办主任,整合1+2+9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扎实开展督查巡查和执法检查活动。三是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通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告知承诺活动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的海报张贴活动,引导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督促企业对标“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要求,不断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借助群众、媒体力量,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四是着力强化考核督导责任追究。印发《2020年度区街道、开发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目标管理、过程约束、动态监测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发挥考核导向促进作用,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绩效与部门绩效考核等级挂钩制度。聚焦“三个责任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督查,适时开展专项督导,全年共开展4轮专项督导、3次专项督查、防汛防台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安委办、巡查办、专治办作用,综合运用督查、通报、警示、约谈、“一票否决”等措施,推动街道(开发区)、区相关部门落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责任。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一是建立日查日报制度。区专治办每日汇总当日全区专项整治情况报给区委、区政府及区纪委,区委区政府领导通过日报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推进工作落实。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被市专治办表彰为专项整治工作示范企业。三是狠抓隐患排查。全区三轮“三级复查复核”共查出问题和隐患41637条,整改41286条,整改率99.2%。其中重大隐患101条,整改93条;市级挂牌15条,已整改12条;区级挂牌督办60条,已整改52条,未整改隐患均已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四是强化巡察督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一条例”专项执法检查,区纪委监委实行“嵌入式”纪检监督,通过开展挂钩督导、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等方式,进一步压紧压实“三个责任”。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已对3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通报问责。五是狠抓问题整改。截止目前,国务院、省督导组交办的11批次共16个信访件均已办结、回复,共销号15件,还有1件毓秀家园部分房屋沉降开裂问题信访件已及时交办并经第三方检测,正等待检测报告中;反馈的13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市督导组考核及明查暗访分别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闭环。六是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全区积极推广使用江苏省安全生产执法系统及“苏安执法”APP。今年以来,全区执法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51家,事前执法案件191起;特种设备查处案件40起、查封11起;消防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24份,责令“三停”19家单位。
(三)突出抓好安全风险管控。一是持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动态管控。督促已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的企业,建立风险辨识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和安全风险分布图动态更新制度,指导企业对辨识出的风险按照危险程度,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二是深入推进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下发《崇川区集中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建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组长”负责制和联席会议、信息报送制度,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道、街道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网格的三级包干制度,街道副科职以上干部全面下沉到社区牵头排查,社区网格实现责任人全覆盖。全区上下按照“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要求,累计出动人员8000人次,排查企业超20000家,共排查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17家,目前相关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同时,对4家问题严重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三是积极推进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持续加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关闭退出力度,现存2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陶氏益农已停产,姚港油库、苏北化工、新能源物资、化轻股份已清空危险化学品。完成了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五位一体信息平台)建设,在年底前实现全部五位一体化平台功能,并确保验收最终通过。四是有序推进“两客一危”挂靠车辆清理。区商务局对辖区内23家规模物流企业和15家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排查,企业签订无挂靠车辆承诺书35份,摸排出198辆挂靠车辆。五是扎实推进建筑施工领域“百日行动”。先后举行两轮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共摸排出各类建设工地270个。开展建筑工地安全检查,共发现131个安全隐患,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六是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全区共动用44504人次,投入2200余万元,动用各类装备1141台次,查封生产经营单位37家,责令“三停”企业26家。新建成52个微型消防站。
(四)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一是不断创新宣教培训手段。线上开发“崇川安宝”教育培训平台APP,线下组织“春风行动”“百团进万企”活动,学习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区委区政府党政领导及安委员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带头深入企业开展宣讲,累计宣讲200场次, 5万多人积极参加听讲;发放各类宣传手册3万余份;“崇川安宝”目前在册企业1400余家,注册人数8000余人;全区组织44264人积极参加第二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10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日报、交汇点、江苏安全生产杂志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组成的“百团进百万企业”学习宣讲集中采访组走进我区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二是持续抓好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力度,高店社区投入3万余元精心打造“高店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公园”,虹南社区建成小型“防灾减灾科普基地”,苏阳社区总结出“构建“三三三”体系(“三不”思想提神、“四措”并举壮骨、“五圈”体系活血)”经验做法,高店社区“智慧广播”得到省检查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截至目前,全区已创成13家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今年推选的虹南社区和高店社区已通过省减灾办验收。三是着力强化安全生产达标贯标。在全区原有一级1家、二级29家标准化企业的基础上,全力保障宝钢集团南通线材制品有限公司一级标准化企业考评达标,鼓励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继续申报一级标准化,指导8家企业申报二级标准化创建验收,对37家规上企业和小微企业开展进行标准化审计。
(五)统筹推进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建设。根据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督促各街道(开发区)成立由办事处(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减灾委员会,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厘清与区相关部门的“防”“治”职能分工,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灾害预防的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确全区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相关工作要求,对组织领导、信息报送、应急响应、救援处理进行了规范,对生产安全事故、火灾、水旱灾害、台风灾害、雨雪冰冻灾害等10个方面应急响应等级进行了分级分类。统筹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崇川区工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崇川区地震应急预案》《崇川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崇川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预案进行了的修订。新成立了绿舟、红十字救护2支社会应急救援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管理局指导各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携带弥雾机,超低容量喷雾器,次氯酸水消毒剂等消杀装备和物资,对全区269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消杀工作,累计连续出动队员144人次、88车次,共计服务时长1107小时,消杀面积近60万平米。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各项制度规定,坚持领导干部到岗带班、24小时值班,全年共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439场次,参演28966人。
(六)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一是织密基层监管网络。充分发挥我区基层治理优势,积极调动454个网格、874个邻里以及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参与日常巡查,使得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全区每一个角落。公安崇川分局有效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开展“梳网清格”行动,持续加大对群租房的巡查管控力度。二是建立健全COS(首席服务员)制度。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确保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区委、区政府挑选283名党政领导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与全区283家“四上”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扎实开展“党建+安全”活动。积极推动“党建+安全”深度融合,指导各企业党组织践行新发展理念,层层抓安全,通过企业党员亮身份、晒承诺、强责任、帮重点等活动方式,发挥党员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职工提升安全常识、隐患识别、岗位操作和安全防护等能力,努力用党建带动企业稳健发展。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从单位主要负责人到部门负责人(中方人员)都是党政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一肩挑、一把抓,党建工作职责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责有机融合,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通过融合党建保障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运行,30多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四是开展《主要负责人履职记实本》活动。将《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归纳成8个方面,将专项整治、安全标准化、风险辨识管控等常态化工作作为N项重点工作,在全区开展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8+N”安全生产履职记实活动。五是注重抓好安全生产协作组提质增效。通过“撤扩并”,撤销部分“僵尸”协作组,优化润邦重机、南通中集等10个区域协作组,新组建高温熔融金属、粉尘涉爆、污水处理等6个行业协作组,通过“去死皮、强机能”,不断壮大协作组实力,真正让协作组成为监管部门的得力助手和技术支撑,成为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六是开展“指名作业”安全管理活动。对特种设备、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的作业管理,企业通过“四定四明”(定制度、明职责,定工位、明权限,定人员、明教育,定标准、明管理),按照设备明示资质人员(定人、定机),指名人员佩戴资质标识(挂牌上岗),指名作业管理看板(在看板上展示)的要求,实现定人、定岗、挂牌上岗。七是创新群租房管理“3+3”工作机制,辖区内出租房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100%,整改各类安全隐患80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