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街道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1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紧扣“活力永兴”目标定位,凝心聚力,顽强拼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一年来,我们聚焦营商招商,服务经济取得新成效。
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5.8%。52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144.3亿元,同比增长14.55%,实现工业应税销售为141.71亿元,同比增长26.01%。辖区内144家限上批零住餐、规上服务业企业,全年应税销售134.18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8家,其中月度新增5家,圆满完成港闸经济开发区下达目标。项目招引主动作为。突破体制障碍,在经济职能不完整的情况下,顺应形势需要,成立企业服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履行“经济发展办公室”职责,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街道和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形成了浓厚的招商氛围。全年共向港闸经济开发区上报招商引资信息二十余条,签约注册亿元项目2个、人才项目1个,在手配合推进用地类产业重大项目3个,申报省双创人才、江海英才4名。服务发展提质增效。立足辖区实际,对楼宇经营管理情况逐一摸排,通过设立“楼宇‘兴’驿站”,开展“益企同兴讲”等沙龙活动,送政策、送法律、送健康,助力辖区楼宇做大做强。全年举办楼宇招商推介会2场,新注册楼宇企业480家、合计实现税收756万。重点对亚联针织、中纺实业等高耗能企业进行引导和管控,实现了节能降耗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不误。
一年来,我们主攻城市建管,城市品质获得新提升。
打好城建大会战。2021年先后启动了3个地块231户的民居拆迁和6个地块30户的非居拆迁。民居拆迁签约率99.1%。非居拆迁中,十里坊小镇启动区一号地块,通过半年来的不懈努力,企业单位全部拆除。特别是自行车厂宿舍楼、建科院拆除工作有效突破,为2022年地块挂牌出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历时近5年的永通路延伸工程、理工学院南侧地块共3户民居扫尾户顺利签约。全面完成了时间跨度长达8年之久的老永兴商城扫尾任务,为五龙汇、任港湾建设排除了障碍。夜以继日、顽强拼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利用春节前近一个月时间,曙光、越江两个小区近900户违建户帮拆协议签约率达到99.5%以上。打造城市好形象。自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迎查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对全街道144个点位逐一检查过堂,通过“一网一单一报一查”制度,压实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责任。开展居民小区综合环境治理,以红黑榜形式压实物业公司主体责任。对永扬路、黄海路等重点路段施行“延时保洁”和“错时管理”,合理增补停车区域划线。重点开展永兴国际车城综合整治行动,累计拆除违建85处5000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200余块面积约3328平方米,清拖僵尸车近百辆,清理乱堆放161车,合计约2898吨,车城面貌焕然一新。做优宜居好环境。开展汽修行业集群整治和工业行业VOCs综合治理提升工程,辖区所有喷漆单位均安装废气处理设施,实时监控杜绝露天喷漆行为。进一步落实扬尘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紫琅学院国控点PM2.5全年平均浓度30.1μg/m3,同比下降17.3%,绝对值位列全区第二,下降幅度全区第一;优良天数比例86.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位列全区第一。针对河长制问题清单,分组分片分河道落实具体责任人,按照“一题一策”,全力推进问题清单整改销号。
一年来,我们倾力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满足新期盼。
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持续做好中高风险地区回通人员排查管控、核酸检测工作,做到一人一档、不留盲区、不漏一人。全年共集中隔离293人,居家健康监测306人,健康监测448人。将疫苗接种点引入万达商圈的做法,成为全区首创,取得良好成效。超额完成18周岁以上人员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核酸检测压力测试。建立沿江码头防疫工作专班,系统完善联防工作机制,3家码头先后靠泊12艘外轮,外轮靠泊期间共安排270余人次驻企24小时值班,安排企业专班64人到指定隔离点隔离、观察。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实施配套救助政策,完善民生保障网络,共向2058人次发放补助355万元。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辖区1604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建设5个街道级助力计划,成立10个功能型联建党组织,覆盖社会组织38家。依托万达广场、宜家家居等阵地,组织用工招聘会、区级技能大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平台。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共排查125家企业,通过约谈劝导,3家单位所欠192万元薪资于春节前全部发放到位。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成立街道邻里治理指导团,科学指导各社区、各邻里打造“一居一品、一邻一品”特色。举办首届“永兴邻里文化节”和首届“永兴文体艺术节”,开展首届邻里百家宴活动,邻里情进一步加深。调整优化网格设置,深入开展“网格+反诈宣传”、“网格+邻里”建设,“网格虽小,强国有我”网格宣传视频获评区一等奖。成立全市首家基层消防监督所,承办全市基层消防力量建设现场会。先后排查整改“三合一”等消防隐患181处,切实提高辖区本质安全水平。
一年来,我们强化党建引领,党的建设实现新发展。
释放党建引领新动能。围绕红兴党建生态圈,打造“红兴运河学堂”,开展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各类学习打卡活动100余场,让“活力党建”辐射更多党员群众。以“一体化统筹,多维度培育”为主线,实施“青蓝工程”,为19名后备干部配备“双导师”,开设“青兴研学社”培训班,为54名“90”后年轻干部开展20余次专题课堂,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按下“快进键”。在商圈核心新建协商议事室,优化商圈服务平台功能。全年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43次,落实建议清单77条,落实民生实事30件。深化党建带群建,在和沣社区成立全国首家社区团校并获中国青年院校协会认证,天安数码城“创客之家”获评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宣传工作新阵地。依托“同兴学院”、“理论巴士站”,积极营造善学、深学良好氛围。推进“幸福门铃”、“睦邻友好节”等品牌建设,建成了具有永兴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树立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榜样,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邀请理论名嘴、先锋典型开展各类宣传宣讲近100场。启动“奋进现代化 跑赢新赛程”主题实践活动,发布楼宇“兴”驿站、活力“店小二”等6个项目,获得省、市级主流媒体报导380余篇。发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联席会议作用,做好建党10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力促作风建设新转变。开展“活力永兴”建设大比武,建立街居干部多维考评体系,奖优罚劣,激发街道上下的狼性精神和拼抢意识。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着重对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信访维稳等重要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并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