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灶街道联合北城小学、崇川区文化馆、崇川区非遗保护中心、崇川区仁爱社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古风新韵——北城小学古风节暨崇川区非遗进校园”主题市集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让青少年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传承古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常见的金银器饰品有镯、钗、簪和各种雕镂锤铸的饰件、饰片等......”北城小学的老师身穿汉服,头戴发簪,将中国古代首饰的发展详细陈述。清风徐来,夏日园中,梧桐树下,身着汉服,执一把团扇,赏非遗魅力。秦灶街道十个村社区以传统非遗文化为主题,精心布置的展览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这些古风元素碰撞在校园,演绎出流淌千年的古风雅韵。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了一场古风与新韵的邂逅。巧妙的扇面,独特的结构,将扇画意境和文化内涵娓娓道来;或轻盈飘逸,或庄重典雅,“古韵”和“新风”完美融合,中国古代汉服展让孩子们直面地感受到古人的风采;崇廉尚廉从古至今,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也渗透进文物里,文物上呈现的丰富纹样,是中华文化中廉洁的代表,再现了廉洁故事,凝练了廉洁精神,让孩子们知古而鉴今,见贤以思齐。
巧手趣学技艺,感悟非遗智慧。“能够看到这么精美又构思巧妙的非遗展览,太有趣了!”“这些手工艺品的背后凝结的不仅是手艺人的情感,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含蕴。”“今天第一次体验长嘴壶茶艺,很有意思。”集市中聚集了一批糖画、剪纸、茶艺、团扇、棕编、酥饼等非遗技艺展位,许多学生忍不住化身“小工匠”,纷纷加入到非遗技艺体验中。簪花展位,孩子们一番奇思妙想的构思后,不断调整布局,搭配颜色,亭亭玉立的簪花,嫩绿的叶子,经过巧手装饰,仿佛都有了生命,别有一番韵味。茶艺展位,茶艺老师带来了柔美又不失刚劲的茶道表演后,指导孩子们如何把握水流精准度和收水的力量,更好地感受长嘴壶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乐趣;剪纸展位,孩子们撸起袖子,大显身手,有跟着老师展示作品裁剪的,有自己构思创新的,或大刀阔斧,或低首沉思,或相互交流,一幅幅独具匠心、可爱的小动物,灵动的小窗花就一一诞生了......孩子们笑脸盈盈,在妙趣横生的体验中感悟流光溢彩的文化底蕴。
童心助残义卖,非遗让爱接力。“留下爱心,好运连连!”“满30元送娃娃,满20元送精美礼品一份啦!”义卖集市摊位前,秦灶街道残疾人之家的学员们以匠心通爱心,以爱心聚善心,带来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不少学生纷纷驻足观看,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在活动中,也有很多学生听到助残公益义卖活动,纷纷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残疾人公益福彩事业,献出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此次助残义卖品均来自秦灶街道残疾人之家学员们的手工制作,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是他们很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社会技能,更获得了多元的社会体验。
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秦灶街道将持续推进“秦文溢彩|地域特色文化传承服务项目”,开展培训体验、教育传习等活动,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自觉参与保护意识,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