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和平桥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 2025-04-0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今年以来,崇川区和平桥司法所联合街道妇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紧扣青少年、商户、妇女等群体法治需求,开展“传统文化+法治”“商圈零距离普法”“巾帼茶话会”等特色活动,通过沉浸式、服务型普法新模式,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传统文化润心田,法治教育护成长
当花灯灯谜遇上法律知识,会碰出怎样的奇妙火花?元宵节期间,中国珠算博物馆内30余名中小学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重点条款书写于自制花灯。活动现场,通过“案例情景剧+法律连连看”形式,生动解析校园欺凌应对、网络打赏追回等热点问题。参与学生们展示着写有法律知识的花灯表示,这种普法方式让人过目不忘。
志愿服务进商圈,普法惠民零距离
“买东西被骗了,不知道怎么维权?”“律师能帮我看一下这个合同吗?”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南大街商圈法律咨询台前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和平桥司法所开展“学雷锋法治惠民”行动,邀请顾问律师在南大街商圈设立法律咨询台,针对商户集中的合同纠纷、消费者关注的维权难题,提供“点单式”法律服务。专业的解答与贴心的服务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将法律服务“零距离”送到广大市民身边。
法韵芳华暖馨途,法治护航半边天
在濠北社区法治茶话会上,7位女性“法律明白人”骨干与司法所、妇联工作人员共话基层治理。这些活跃在55个网格中的普法先锋,2024年累计参与调解家庭纠纷47起,开展入户普法百余次。活动现场通过插花艺术创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新规融入花艺作品展示。“每朵花的法律花语都在传递维权力量。”“法律明白人”们指着用康乃馨象征反家庭暴力的温暖守护,以向日葵寓意职场平等的阳光保障,借满天星诠释生育关怀的细致入微等作品一一介绍。
据悉,和平桥街道将普法工作与群众需求深度结合,创新普法形式,打造“节气普法”“法治非遗”等特色项目,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该街道将持续探索“嵌入式”普法模式,让法治宣传既有文化味更具烟火气。下一步将建立普法需求动态清单,通过法治志愿者机制精准输送法律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法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