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崇川先锋
发布时间: 2022-07-13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为加快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近日,崇川区委组织部、行业主管部门、南通日报社、各街道(开发区)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活动,通过面对面、沉浸式调研,近距离查找外卖群体工作现状、急难愁盼、党组织设置等“第一手资料”。
记录人:赵丽 任港街道弘运社区党委副书记
城市的运转,离不开每日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新兴群体——外卖骑手。骑上送餐车,他们是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是穿梭在城市街道的骑行者,不分年龄,争分夺秒,拼命奔跑。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他们也同我们一样,是城市的繁忙中的一份子,是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
争分夺秒
上午9点半,外卖员陆陆续续来到站点准备开早会,早会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听听昨天送单时谁遇到了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10点半,外卖员小曹正式开启一天的跑单狂奔模式。每天中午别人吃饭的时间,就是外卖员争分夺秒、最忙碌的时刻。看到小曹的时候,他正在抢单,我和他招招手,他憨憨的一笑,说之前没进入外卖这个行业的时候,“争分夺秒”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成语,而现在成为了他的行动指南。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1点半,是外卖员最忙碌的时段,但也是挣钱最多的时候。晚高峰一般是在17点到20点之间,有些人会接22点以后的单,但是小曹觉得跑了一天够了,想早点回家休息。“这种高温酷暑天气在外奔波肯定很辛苦吧,吃得消吗?”“辛苦肯定辛苦,但是为了生活,还是必须要坚持。不说了,我接到单子了。”小曹话音刚落便急匆匆骑着电动车“呼”地一声从我旁边走掉了,很快消失在视野范围内。
酸甜苦辣
做骑手,经常会遇到让人感动的事,也会经常遇到让人心寒的事。“有时候遇到好人,能够理解我们工作的不容易,这些人会在收到外卖的时候说声‘谢谢你,辛苦了!’”外卖员小孙感慨地说道。短短的一句“谢谢”,就会让外卖员心里暖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部分人认为自己花了钱,什么要求都是应该的,不理解外卖员送单时候遇到的问题,往往毫不留情地将所有问题都归因于外卖员,认为是他们路途耽搁导致无法按时配送,动辄给差评。“一个差评可能就会导致抢单的时候被迫排在别人后面,导致没单送,严重的还会被扣钱。”回想起自己辛苦一天下来还要被扣钱的经历,外卖员小孙既生气又心寒,但即便是这样,为了生活他还是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知足常乐
“做骑手的职业门槛不高,时间上也比较灵活,这个比较适合我。”19岁的小王是个00后,看起来比较内向。小王初中毕业后就从重庆出来打工,尝试过多个行业,听老乡说外卖行业赚钱多,他就跟着当起了外卖小哥。“只要能挣到钱,自己再苦点也愿意,反正自己年轻有力气。”这是小王走上外卖送餐路的最初想法。调查发现,很多外卖员都和他有着类似的想法,限于自身能力有限,但是肯吃苦,听着外卖赚钱多,都来试一试。小王说,现在自己大约每天早上10点半开始工作,送到晚上8点多。“反正是拿的绩效提成,接的单多,挣的就多,这样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个六七千块钱,好一点有个八九千块钱。”谈及薪资能有六七千块钱的时候,小王的眼神里透露着满足。他觉得,自己苦一点累一点至少也能拿到一份不错的收入了,比在老家干活多好多。“人呐,要知足,这样才能过得快乐。”小王腼腆一笑,又匆忙赶去下一单的送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