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 2023-09-2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为响应南通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号召,促进儿童成长成才,同时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近日,学田街道联合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蓝”科普志愿者团队、南川幼儿园开展科学科普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与儿童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在获得乐趣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教员通过视频导入、实验互动、原理讲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在奇妙的科学世界,领悟科学的奥秘。
活动以一场热情洋溢的自我介绍开始,志愿者主讲人们分享了自己的理想和热爱科学的故事,与小朋友们建立了亲近感。随后,小朋友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理想,为整个小课堂注入了活力和热情。
教学过程中,教员们首先抛出问题:“将鸡蛋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呢?”小朋友们纷纷回答鸡蛋会下沉到杯底。教员们更进一步提问:那如果将鸡蛋泡在白醋当中呢?小朋友热水朝天开始了讨论。在讨论过后,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一起进行实验。小朋友们将鸡蛋放入白醋中,观察在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实验现象,从而理解了科学背后的原理。教员们巧妙地引导着他们回答看到的现象、闻到的味道,以及鸡蛋的触感等,让他们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和互动。
接着进行了“力大无穷”的书实验,实验伊始,志愿者分别依次邀请两位、三位、四位同学上台去拉两本每页交替相叠的书,同学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志愿者借实验结果向同学们介绍摩擦力的作用。志愿者向同学们进行提问,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回答了许多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志愿者也为同学们鼓掌表示鼓励。同学们回答了溜冰鞋、鞋底的花纹等摩擦力的应用。志愿者为同学们进行的思路的扩展,将摩擦力的应用分为两种进行叙述,分别为增大摩擦力的具体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应用,将同学们所说的例子分开成清晰的两类。增大摩擦力的应用中有鞋底的花纹、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涂抹镁粉、饮料瓶瓶盖边的竖纹等。减小摩擦力的应用中有溜冰鞋、磁悬浮列车等。通过分类举例,同学们意识到力的双面性,而多样性正是科学的魅力之一。
志愿者们引导小朋友们思考一个小问题:生活中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开它。最后,志愿者们揭开了谜底——空气。通过介绍空气炮的原理,小朋友们明白了空气的力量。接着小朋友们进行了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使用空气炮将一次性纸杯击倒。在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借用趣味视频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这一实验的理解。
在滴水成冰实验中,志愿者由艾莎公主的冰雪魔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通过滴水成冰的实验展示,让小朋友为之惊叹。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自己尝试进行了实验。在自己完成实验后,小朋友们十分激动,向志愿者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这个冰是热热的,真的好神奇!”小朋友围着志愿者们描述自己完成实验的所见所感。不同的科学实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科学世界的五彩缤纷。在志愿者老师讲解科学原理的时候,孩子们听讲更加专注认真。他们在对科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志愿者老师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去探索身边的科学知识,也希望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
在小课堂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进行了升华总结,向小朋友们讲述科学家不畏失败、敢于尝试的科学家精神。最后,全体同学与志愿者进行了合影留念,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科学科普进校园是南通大学“信息蓝”科普志愿者团队的又一次尝试,旨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孩子们体会科学的神奇与有趣。团队成员们坚信,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努力,将科学的精彩奥秘分享给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