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任港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 2025-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任港街道以“三个一”推动“三个共”,扎实抓好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构建“党员带头、网格响应、全员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格局,让绿色低碳理念在楼幢间传递,在居民中生根。
凝聚力量“一团火”,先锋示范“结共识”
作为“难推广的一桩小事”,垃圾分类难在于改变居民积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如何破局?任港街道将凝聚基层力量作为破题的关键第一步,各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分别邀请辖区政协委员、在职党员、网格社工、微网格员、物业红锋管家、居民代表参与协商议事,增强家园共治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小区“当家人”成为基层治理“主力军”。
聚焦垃圾分类知识,街道在任港小剧场开展了专门技能培训,特邀专业人员通过图文讲解、视频案例详细解读垃圾分类标准、常见误区及操作要点,让网格先锋先行“充电”。“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变废为宝转化为肥料。”“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要单独投放。”结合日常生活场景,重点解析易混淆垃圾的分类方法,培养垃圾分类“能人”。仁善网格支部党员林瞿慧表示:“我要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更多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在小区里逐渐形成‘分类光荣’的生活氛围。”
健全机制“一条链”,党群同心“促共管”
“投放时间得结合每个小区的情况,做一些调整。”在垃圾分类专项工作部署会上,街道工作组靠前指挥,联动社区居委会、物管会、企业党建联席会力量,聚焦居民小区、职工宿舍等不同情况,优化分类厢房布局、合理调整投放时间、加装“分类指引牌”......全面抓好垃圾分类各项具体工作。
街道在辖区52个小区、78个垃圾厢房实施“定时定点+专人值守”工作机制,每天早、晚高峰时段,物业红锋管家、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绿色督导员”准时上岗,现场指导正确分类投放,及时纠正误投行为。街道城管、社区工作人员同步流动巡查,及时联系清运单位作业,确保垃圾投放环境整洁有序,多部门、多主体攥指成拳,确保了垃圾分类工作高效、顺畅运转。
点燃实干“一股劲”,全员参与“强共治”
“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举手之劳,汇聚文明!”为了丰富垃圾分类的文明生活氛围,一群群“红马甲”、一幅幅宣传画在人员集中的小区出入口、楼道和广场构成了最靓丽的风景。社区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通过网格微信群推送“分类小课堂”常识,演示常见垃圾分类方法,让环保理念“触手可及”;线下“港湾先锋队”开展“敲门行动”,发放“任港家书”1000余份,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员一起用行动守护洁净家园。
“我们小区现在积分兑换挺火的,”外滩北苑居民刘云霞向邻居展示着积分卡,“正确投放一次就能积分,攒多了可以换生活用品,虽然东西不贵,但很有成就感,孩子参与积极性特别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和激励机制,垃圾分类在任港街道已从最初的“攻坚战”逐渐转向“持久战”和“文明战”,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嫌麻烦”到“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正悄然成为辖区文明新风尚。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智慧化调度’和‘精细化管理’上再突破,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一位居民的自觉行动,共同打造更加洁净、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任港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林森表示。
任港街道“三个一”推动“三个共”,高效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