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万里行”调研手记十六】“80后夫妻档”跑出幸福加速度

来源: 崇川先锋

发布时间: 2022-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为加快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近日,崇川区委组织部、行业主管部门、南通日报社、各街道(开发区)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活动,通过面对面、沉浸式调研,近距离查找外卖群体工作现状、急难愁盼、党组织设置等“第一手资料”。

1.png

“我以前在厂里上班,后来单位效益不好,收入也不高,就转到了外卖行业。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爱上了这份工作,去年我爱人也加入了外卖配送员的队伍,我们现在有时候还会比一比谁跑的单多。”美团金海岸站点配送员赵翀笑着说道。赵翀、沈小建是一对“80后”夫妻,一辆车、一部手机、一个餐箱就是他们的劳动“工具”,接单、取餐、送餐是每天的工作流程。他们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每天都马不停蹄奔波在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将外卖准时送到顾客手中。“每天都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时间‘赛跑’,虽然辛苦,但有奔头。”赵翀谈到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地笑了。

初出茅庐时茫然困惑

“接到第一笔外卖订单时的手足无措,至今仍记忆犹新。送单前,组长照例指导我熟悉接单软件和送单流程,但是取单和送单必须由本人操作完成。我因为第一次操作,不仅软件研究了好久,还因为不熟悉路况,找不到去买家的路,转了好几圈才找到,可想而知,那单也超时了。买家是位阿姨,人很和善,我一送到就和她道歉,希望得到她的谅解。阿姨听到我是第一次送外卖,她不但没投诉我,还给了我五星好评,当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临走时,我再次对她表示了歉意与感谢。”赵翀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接单软件已经上手,但想要接到更多,就要考验外卖小哥的综合素质,这不仅要熟悉路线,而且要有头脑和体力。对于赵翀来说,最害怕的是在一家店同时接了好几单,却因为商家出餐慢,挤占了配送时间。刚入行时,赵翀的送单量比别人少,但他不服输,那段时间,只要有空他都会研究周边的小区及路况。

2.png

渐入佳境后用心奔跑

“我每天早上九点就出来跑了,晚上九点钟回家,曾有一年跑了51260.98公里,总订单量25135个。”下午2点5分,赵翀趁着送单的空隙在路边吃午饭,刚吃两口,手机又响起了新订单提示,点开接单页,他立马松了一口气,新订单就在旁边的店里,他瞄了一眼订单信息,新订单剩余20分钟,“时间足够了。”赵翀淡定的说。入行7年,他现在有十足把握在10分钟内,把外卖送到3公里配送范围内的任何地点。“奔跑”的路上,他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也收获了感动与成长。“我不挑单子,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多远我都送,我爱人开玩笑说看我这么努力,感觉我离‘送单王’又进了一步。”

3.png

齐心奋斗为幸福“加码”

“您好,外卖到了。”每次敲响顾客的家门,这句“自报家门”的话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从沈小建嘴里脱口而出。“这几天,每天都要喝几大桶水,汗水把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天天在外面跑我倒不害怕晒黑,我最担心的是暴雨天气,但最喜欢的也是暴雨天气,因为暴雨天气都会‘爆单’,还有送单补贴。”对沈小建来说,夏天天气热,外卖单量多,也是最辛苦的时候。“我不是在送餐,就是在取餐的路上。送外卖就是用勤快挣钱,这个钱挣的踏实,我们选择了外卖行业,就打算在外卖行业做出点成绩,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加富足,让日子变得更美好。”赵翀、沈小建夫妇现在每天上下班两人都能彼此等待、结伴回家,靠着外卖员这份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作为打通餐饮行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纽带,快递群体是连接“食”、“时”与“人”的关键节点,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以最优最便捷的方式,将美食送到顾客面前,他们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有效路径,发挥“新”力量,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实现暖“心”服务与社会治理“双向奔赴”,更好地发挥出党建引领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