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1-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中] [大]
今年以来,崇川区民政局坚持“党建为核、公益为先、服务为要”理念,通过探索实施“红、社、益、民”四大工程,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发展有贡献、融入管理有作为、岗位奉献有成效。
一是实施红色堡垒聚力工程,夯实基层基础。按照“行业归口、分级管理、区域托底、规范有序”的要求,理顺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制,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率动态保持100%,目前全区成立党支部322家,其中建制型82家、功能型240家,覆盖社会组织550家。建立健全区-街-居三级联动的培育发展体系,建设“1+16+N”的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站),探索社会组织“孵化+党建”的双培育机制。
二是实施红领培育示范工程,配强头雁队伍。注重挖掘培育党性意识强、工作能力强、热爱公益爱心强的“三强型”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目前带头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占比89%。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62人,按“1+1”“1+N”模式结对帮扶基础薄弱的社会组织。加大社会组织专业化培育力度,依托崇川区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崇川区志愿者培训学院,设置44个专业性常态培训项目,常态化开展培训、沙龙活动,社团参训率达100%。全区先后有3人获评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3人获评江苏省“最美社工”。
三是实施红旗引领助力工程,助力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分众化特色优势,紧扣中心大局需要和居民群众需求,多角度、深层次融入各方,“浸润式”发挥应有作用。注重将社会组织骨干吸纳为社区议事协商机构成员,参与红色物业等群众自治实践,187名社会组织党员入选社区评议团成员、社情民情监察员,为社区管理和服务建言献策。社区卫生服务站协同仁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设立居家养老、困境老人照护等医疗、助餐项目42个,构建15分钟健康养老服务圈。新城桥街道“残疾人代表之家”重残褥疮护理获中央财政支持,“老年康伴”计划入选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社区花园营造项目获省社会工作优秀项目一等奖,社会组织助推社会建设发展成效初显。
四是实施红星双创培优工程,强化激励保障。起草《崇川区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将党建引领的内容嵌入社会组织设立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全市率先探索公益创投机制,深入实施“社区公益助力计划”,通过购买服务、项目竞标等方式,择优支持300余个重点项目和优秀团队2000余万元。申请市级及以上项目个数28个,资金总量占全市70%。近三年共返还社会组织党费32万元、财政倾斜党建经费155万元,惠及社区社团等社会组织1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