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质都市农业 建设水韵生态崇川
来源: 南通市崇川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3-01-12 14:56 累计次数: 字体:[ ]

打造品质都市农业 建设水韵生态崇川

崇川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一、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2年全区农水条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一是都市农业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扎实推进南通都市农业公园运营和二期项目建设,公园累计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经营收入超70万元,亲子课栈、临水驿站和园田村厨等二期项目将于年底试运营;制定农业公园招商引资方案,明确产业、市集、产品、活动4大招商类别,已对接、拓展商业合作机构或个体商户共18家,成功招引中科亚农、水色画舫、北极星营地等优质项目,同时与南通大学、沿江农科所达成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都市农业产业业态全面升级,“南通良食”“转水”“祖望”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二期项目(5000亩)建设,申报并成功创建2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出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工作实施意见,细化17项管理制度,实现人、财、事全方位监管,钟秀街道城东村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村级案例。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盘活行动,33亿集体资金参与区属国有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1.23万平方米、土地资源120亩,预计增收927.22万元。出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探索“企村联建”“抱团发展”“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量、集体总收入、村民分配收入保持全市第一。集中预安置被征地农民4000余名,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水域生态环境面貌持续提升。坚持“水岸共治”,全面推进区域治水,一手抓整治、一手抓管理。实施23项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提升工程,已完成公闸河中段整治、祠三界河疏浚等13个工程,让板桥东河等黑臭断头河重新焕发生机;推动各级河长高效履职,抓好河道保洁,全年共发现解决问题3095个,拆除各类坝头坝埂16处,辖区河道水环境全面提升。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打造幸福河道20条(段)。成功实施14.5公里沿江生态景观带(堤顶路)贯通工作,沿江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都市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对我区优质稻麦、设施蔬果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受限。此外,农业园区内各类主体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联合与合作,以低端农产品为主,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不利于品牌化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

(二)区域治水实现全覆盖难度大。通吕运河以北城郊片区,受季节性枯水期影响易带来动态黑臭水体问题,同时受规划未定、资金保障、征地拆迁、土地性质等因素制约,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流程繁杂,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区域治水全覆盖。

(三)实用人才后继不足。基层体系不健全,大部分街道农水力量薄弱,均只配备少量兼职工作人员。同时,我局在执法体制调整后,虽充实了部分工作力量,但人手依旧紧缺,特别是缺乏农技、农经、水利方面专业技术人员。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做大做强都市农业崇川品牌。一是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1个,农业集中区高标准农田实现100%覆盖,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加大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推动更多产学研项目落地生根,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全面完善都市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加强对涉农企业扶持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都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共推“祖望、转水、南通良食”等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持续扩大都市特色农业崇川品牌影响力。三是全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对标创建要求,充分整合我区优质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休闲农业等四大涉农产业优势,全面推进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逐个击破问题短板,力争2023年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二)继续勾画勾勒水韵生态崇川画卷。一是推进区域治水全覆盖。以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对北片区130平方公里水系进行系统治理,计划实施芦泾港中心河等10条段水环境治理项目,持续扩大、延伸区域治水范围。二是推进河道污染源头问题全解决。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持续强化“两不断、一跟踪”,做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力争2023年底全面解决我区河道污染源头的问题。三是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全达标。全面推进142条(段)幸福河湖建设,提高幸福河湖比例,努力为老百姓打造更多的生态幸福河。四是推进沿江生态景观全提升。实施姚港闸迁建、东港河河口拆闸建桥、天生港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三)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深入实施盘活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确保集体资产出租率动态保持90%以上,持续扩大农村集体资产收益面,提高收益率。二是全力拓宽发展空间。推进落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推广“飞地”经济发展经验,积极发展工业招商、商贸文旅、现代农业、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新业态。三是全面规范“三资”管理。加强对“三资”管理制度执行问效,针对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巡察以及审计发现的资金使用不规范、资产资源发包乱象等问题对村(社区)开展“三资”专项审计,确保集体资产领域“人、财、事”时刻得到全方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