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崇川区召开2022年创新发展大会,动员全区上下瞄定科创首位区、创新活力城定位,全力以赴推进全省创新型示范区建设,让创新成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崇川的最强硬核和显著标志。
区委书记胡拥军,区委副书记、区长杨万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崇明,区政协主席江建春,区委副书记徐海燕等区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出席会议。
胡拥军指出,创新的力度决定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快慢,创新的成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聚力“四个年”、 提升首位度提供坚强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胡拥军强调,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关键环节,紧紧围绕“科创保第一、市北进重点、获评省示范”三大目标任务,抓住关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突出企业“第一主体”,广大企业要利用好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突出智改数转,推进协同创新,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突出项目“第一抓手”,大力招引科技型项目,落实优选标准,创新方式方法,从早从紧推进,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提升,以优质增量提高整体质量,全力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创新的浓厚氛围。突出人才“第一资源”,做到千方百计聚人才,搭台铺路用人才,用心用情留人才。
胡拥军要求,要广泛凝聚创新发展强大合力,必须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奏响创新发展的时代最强音。政府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以创建省创新型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体制机制,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加强创新服务保障,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作为崇川创新发展最直接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企业要进一步激发内在驱动力,做到加强学习、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继续在创新路上开疆拓土、奋勇争先。全社会要进一步浓厚创新氛围,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持续打造创新品牌,广泛宣传创新典型,为科创项目招引和创新人才落户搭建大平台、营造强磁场,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激励力度,让创业人才、创新企业在崇川倍受关心、倍受尊重,鼓励创新、尊崇创新在崇川大地蔚然成风。
就做好今年科技创新工作,杨万平作动员部署。他指出,要突出创新主体,壮大科创产业规模。坚持以项目招引为突破,以创新型企业培育为重点,狠抓项目招引,狠抓产业集聚,狠抓梯队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要突出要素集聚,增强创新发展优势。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抓手,积极策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平台、金融等科创要素集聚,为加快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突出关键环节,提升成果转化效益。聚焦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想方设法打通从科研到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聚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产学研融合,对企业存在的“卡脖子”难题提供订单式研发服务。加速促进成果转化,以科研成果助力产业提档升级。要突出服务保障,打造最优创新生态。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继续发挥区科创委牵头抓总作用,稳步实施科创委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让更多科技企业和人才借助政策东风实现跨越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为各类创新要素提供全方位服务。
徐海燕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集中精力、迅速行动,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要进一步务实举措,要认真学习研究系列政策文件,细致谋划部署、全面统筹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凝聚合力,压实各级创新发展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树立创新典型,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小兵通报国家、省级重要科技、人才奖项获奖名单。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奚荣华解读《人才新政2.0》。区政府副区长徐炜解读《科技金融政策》。
区科技局、文峰街道、市北高新区,企业家代表石磊、陈大凯依次作交流发言。
区委各部委办局、区人大办、政协办、区各委办局、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区各群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市驻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属一类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第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科技镇长团成员;各开发区、市北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部分规模工业企业、都市工业综合体业主单位、三大运营商分公司主要负责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企业、科创企业、科研机构及创新载体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
各开发区、市北高新区、各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经发局(工管办)、科技人才局全体人员;除参加主会场之外部分规模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企业、科创企业、科研机构及创新载体负责人在分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