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共治共享 共创共建”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秦灶街道在党建引领下,立足实际需求,以街道定投为抓手,以项目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鼓励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一老一小、助残扶困、社会治理等公益服务。经研究决定,开展“益动秦灶”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助力项目,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内容
秦灶街道第二届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助力项目拟采用公益创投方式,具体如下:
1、“秦暖桑榆”社区养老服务类(1个)
立足老年群体在智能机运用方面存在困难,旨在提供智能化培训与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项目将围绕智能手机基础操作、常用APP使用、网络安全知识等内容展开,通过定期培训课程、一对一辅导及互助小组活动等形式,提升老年人的信息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与生活品质,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服务覆盖不少于200人,项目资金约0.35万元。
2、“秦心为民”济困帮扶服务类(1个)
立足民生托底服务,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聚焦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打造以需求定策略,以策略促民生的“一站式”服务链;深化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打造“秦”心为民专业服务队,在生活物资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支持、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帮扶援助,让关怀与爱流动起来,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共创共建、共融共享中共同成长,政策宣传覆盖率100%,困难群体帮扶满意率达95%以上,项目资金3万元。
3、“秦童无忧”儿童成长支持类(6个)
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为重点,聚焦辖区儿童服务组织,联动“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单位,打造“教育支持+安全守护+心理关爱”全链条服务,筑牢儿童健康成长防线。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亲子教育、亲职教育、家风家训宣讲、国学讲堂、全民阅读推广、探访非遗、劳动技能提升、沟通交流、送教上门、心理咨询等儿童能力提升类服务活动,周期内服务覆盖3000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其中:
①法律科普类(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开展未保法宣讲、普法宣传教育等法律科普类服务活动,项目资金0.8万。
②家庭教育类(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开展亲子教育、亲职教育、家庭关系调解、家风家训宣讲等家庭教育类服务活动,项目资金0.8万。
③儿童国学讲堂(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深耕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讲堂、国学养正课等传统文化为主的服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儿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项目资金0.8万。
④筑梦童心类(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围绕儿童的学习、阅读微心愿,充分整合辖区书吧资源开展阅读能力提升,通过阅读延伸打开特殊孩子的另一扇窗,项目资金约1万。
⑤能力提升类(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围绕兴趣拓展、户外体验、趣味课堂等开展儿童能力提升类服务活动,项目资金0.5万。
⑥心理健康类(1个)
服务覆盖街道内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群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类服务活动,旨在提升儿童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项目资金0.8万。
4、“秦益助残”精神康复服务类(1个)
紧扣精神障碍患者及肢体残障人士需求,建立“康复训练+辅助就业+家庭支持”服务体系。服务覆盖精神残疾人员排查建档、心理疏导、生活技能与劳动技能培训、家庭照顾者喘息服务等,在社区康复站开展肢体功能训练与社交技能培训,覆盖30名残疾人,参与率超70%;面向家属开设护理技巧培训与心理减压活动6次,惠及40户家庭,切实减轻照护负担,促进残健融合,项目资金3万元。
5、“秦韵新乡”乡村振兴服务类(1个)
结合乡村振兴相关要求,开展整洁村庄、人文村庄、共治村庄等系列村庄整治活动,开展居民议事,制定村庄整治公约,聚焦人居环境提升与自治机制建设,开展村庄美化工程;组建村民议事会,建立"月议大事"机制,全年村民议事会,培育环境监督员队伍15人,联动商贸学院,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项目资金约3万元。
6、“秦业共欣”零失业社区建设类(1个)
锚定充分就业目标,构建“岗位开发+技能提升+创业扶持”就业服务体系。对接企业、商圈开发保洁、配送等岗位100个,开设短视频运营、家政服务等新业态培训8期,惠及至少300人次;聚焦失业群体聚集的社区、小区,开展社区氛围营造,推广最新就业政策,落实运营“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探索“零失业社区”建设路径,项目资金约4万元。
二、实施流程
1、公告发布。通过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发布创投项目要求。
2、项目申报。符合要求的社会组织依据项目规定项目范围、设计要求等,进行具体项目的设计,撰写项目申报书,并在5月27日前完成申报。项目实施周期暂定为一年。
3、项目初筛。街道收到项目申报书后,首先对申报主体资质、项目书填答情况进行初步筛查,拟定进入面审环节的项目名单。
4、项目评审。由街道组建评审小组,对经初审符合要求的项目,根据申报材料、方案质量、可行性、组织能力及团队建设等情况进行评审,并确定获选社会组织。
5、项目公示与确定。评选结果将通过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网公示,公示期为3天。
6、项目督导与评估。由秦灶街道组建督导小组和评估小组,对项目实施情况、执行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开展督导,对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成效、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估,项目评估的结果作为拨付资金重要依据。
7、资金拨付。资金由秦灶街道统一管理,依据秦灶街道创投资金使用要求,对于注册组织立项项目,按照50%,50%的比例自立项后及结项评估合格后拨付至对应账户,对于备案组织立项项目,实行实报实销办法,与结项评估合格后统一报支。
三、申报要求
1、征集截止时间:2025年5月27日17:30前
2、征集内容
(1)区级及以上组织注册登记证书(含首页以及年检页)、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表、等级评估证书(未申请不提供)的复印件;
(2)项目申报书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邮箱1029678508@qq.com
(3)将第一二项所提文件纸质版送到街道办事处108办公室,联系电话:85679529。
3、申报主体
(1)“秦心为民”济困帮扶服务类项目、“秦童无忧”儿童成长支持类中的心理健康类项目申报主体应为在崇川区范围内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其他类别的项目申报主体应为在秦灶街道业务主管下的注册或备案登记的社会组织;
(2)具备申报项目相关的资质和条件,具备稳定的核心团队,具有公益创投或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经历的社会组织优先。
4、项目实施要求
(1)项目需直接落地秦灶街道下辖社区内,且有迹可循;
(2)项目全部计划内容须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
(3)凡立项项目,需与所在街道、社区加强执行协作,所在社区需对立项项目予以重点跟进;
(4)不得采用项目分包或转让的方式完成项目计划。
秦灶街道办事处
2025年5月22日